我如何能保持自身谦卑,同时又在竞争激烈的商界取得成功?

书 / 合作伙伴

我们喜欢开玩笑说,有一位牧师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三个属神的人,以及我如何提及那另外两个人》。

         但是骄傲,不是可以一笑置之的事,它是攻击商界基督徒的最阴险、最有破坏力的罪。骄傲使人看不到危险,将自己置身于通往灾祸之路。媒体不时向世人曝露CEO和其他领袖们的悲剧性毁灭,他们公然践踏自己的价值观,无视那许多对他们行为的警示。这些男女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商业精明,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对公司的价值设定渐渐变得过分自信,以致于他们刚愎自用,闭塞视听,屏蔽了朋友和同事们的警示和提醒。最终他们自建的“王国”坍塌,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在旧约时代,没有人曾像摩西那样被神大大使用去影响整整一代人。他的讣闻这样写道,“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耶和华打发他到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仆,并他的全地,行各样神迹奇事。又在以色列众人眼前显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申命记》34:10-12)

         这是怎样的传奇人生啊!

         在那个年日没有谁比摩西更受人尊敬。人们知道他使用神赐下的奇妙大能劈开红海,使高高在上的埃及法老和他的军队屈膝;他更是曾经在可畏的西奈山上面对面朝见神。所以摩西本可以很容易自我膨胀,然而圣经中这样描写他,“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数记》12:3)摩西能够参与那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却仍旧保持谦逊,这实在是令人惊异佩服。当然,他的谦卑恰恰是神使用他的原因。

         摩西生命中的一个事件特别体现了他质朴谦虚的性情。一天,他的忠诚助手约书亚发现有两位长老,伊利达和米达,在营地里说预言。约书亚担心这可能会篡夺摩西的权威,所以他催促摩西勒令他们停止。然而摩西并没有维护自己的特权,他反而回答说,“惟愿耶和华的百姓都受感说话,愿耶和华把他的灵降在他们身上!”(《民数记》11:29)摩西更希望别人也能做他做过的事,从而使神得尊荣,而不是坚持保住自己在人民中的优越地位。这就是谦卑。

         吉米∙ 科林斯在他颇有影响力的研究作品《从优秀到伟大》中注明,最成功的“第五级”领导者们都具有谦卑的特质。谦卑不只是商界基督徒特有的品格,那些将企业/机构的利益置于自我形象和财富之上的世上的领袖们,也因谦卑而与众不同。所以,基督徒因为认识神,应当无一例外地是谦卑的人。

         谦卑并不是软弱,它其实更代表自信的力量,使商界人士有能力在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的商场上取得成功。摩西之所以能够保持谦逊,是因为他深知神会维护他,为他撑腰。(《民数记》12:3-5)他不需要担忧如何推动自己的利益,因为他正忙着推进神的国度。

        谦卑是与神保持亲密关系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衍生品。作为基督徒,你在商业世界中与众不同,你属于神,你与祂有个人关系。而在认识神的过程中,你会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按照神真实的性情来认识祂,就会自动地给我们带来谦卑。(《以赛亚书》6:5;《启示录》1:17)你越认识祂,就会变得越谦逊。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耶稣却说:“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在你工作场所的大多数人不了解你所知道的,因为耶稣说过:“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马太福音》13:11)谦卑会提醒你,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你取得了何等的成就,都是神赐给你的。

         明白自己是谁,且认识神和神大能的人,可以具有深广的影响力。他们不被别人的赞美和认可所束缚,自我价值来自与神的亲密关系。他们也不会被吸引自己骄傲的诱惑所奴役,不把自私的兴趣凌驾于公司、雇员和同僚的利益之上。他们有错时能谦逊地承认并愿意接受忠告。谦卑的领袖能正直地运作公司,因为他们对成功的定义与世界的衡量标准不同,他们寻求的认可来自神。这一切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企业得到至好,而神得到荣耀。

补充资源

《箴言》3:7,34;9:8-9;11:2;15:33;16:5;16:18;18:12;25:27;27:2;29:23;《以赛亚书》57:15;66:2;《马太福音》5:5;20:27-28

Tim Irwin, Run with the Bulls without Getting Trampled: The Qualities You Need to Stay Out of Harm's Way and Thrive at Work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2006)。

慕安德烈, 《谦卑》译者,刘秀慧,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 (Andrew Murray, Humility (New Kensington, PA: Whitaker House,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