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慷慨的经济学(使徒行传2:45; 4:34-35)

圣经注释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这样的群体是不是支持某种经济体系?有些注释家说实际上这个群体所作的,就是初步的共产主义,另有些人则特别注意强制变买资产是否合宜,这些都是一直在争辩的议题。但是,经文里并未建议尝试将社会改变成类似基督徒群体。实际上,很难想象一个这么少人、这么边缘、这么没有社会权力的一小群人,是为了改变帝国经济体系而设计。很明显,这个群体并没有选择退出这个帝国的经济体系。同样的,渔夫还是渔会的成员,工匠还是在市场上做生意。[7] 保罗也还是在织搭帐棚来支持自己的宣教旅行(使徒行传18:3)。

相反,经文还提到一些很有必要的工作。在初期教会里,有资源、有权力的人,为了那些「常常」(使徒行传4:34)「有所需要」的人(使徒行传2:45;4:35),盘点、清查自己的资产。这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资产都是可以完全供他人取用的。 也就是说,就算个别成员还是一直在掌理他们所持有的资源,群体中任何成员的资源(物资、政权、阶级、经历),都常常放在基督徒群体中供人运用。初期教会接受现实上经济条件的不均衡,没有很清楚地要求以一切平等的方式来分配资产,而是落实完全的慷慨,让物资运用对全体成员有益,而非只有个人受益。这种慷慨的态度,从很多角度来说,要比死板的订定一套规则更难。它要求不休止的责任、群体成员之间生活的相互关切、持续不断地愿意放弃对资产的控制,把全体成员的关系,看得要比拥有资产的(虚假的...)安全感更为重要。[8]

很有可能,这一套系统中的体制,是从以色列律法所表示的理想经济制度启发而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禧年、五十年一次在以色列国里重新分配土地与财富(利未记25:1-55)。禧年是神所设立,为要确定所有人都有维生所需的理想制度,但是,神的选民却从未广泛遵行过。然而,耶稣曾经引用以赛亚书61、58章内的经文,论及许多与禧年有关的伟大场景: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 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8-19)

使徒行传4:34再次暗示禧年的伦理观,路加告诉我们说:「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这其实是申命记15:4内容直接的响应,安息年(每七年一轮较短的禧年)实际上是为了确保「在你们当中没有穷人」而设立的。

基督徒群体正是把这视为经济生活原则的典范。在古代以色列,安息年和禧年分别是七年、五十年施行一次,而完全分享则涉及初期基督徒群体的每日的所有资源。我们可以用类似登山宝训的用语来想象一下:「你们听见有人说:『每五十年,要将你们的土地归还那些没有土地的』,但是我告诉你们:『献出你的权力与资产,在你看到有需要的地方,随时随刻』。」针对他人需求的完全慷慨,就是基督徒群体里经济生活的基础。我们会在使徒行传的一些事件中,更深入探讨这一点。

早期教会的实践挑战现代的基督徒,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实现全然慷慨的模式。在这个对个人财富、安全感近乎贪婪追求的文化中,我们如何通过全然慷慨来为神的国作见证,并形成一种可行的、构造人类生活的替代方式呢?

Philip A Harland, Associations, Synagogues, and Congregations: Creating a Place in Ancient Mediterranean Society, (Minneapolis: Augsburg Fortress, 2003); John S. Kloppenborg, “Collegia and Thiasoi: Issues in Function, Taxonomy and Membership,”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the Graeco-Roman world, edited by John S. Kloppenborg and S.G. Wilson, 16-30,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6).

Christopher M. Hays, Luke’s Wealth Ethics, Wissenschaftliche Untersuchungen zum Neuen Testament 2.275 (Tubingen: Mohr-Siebeck, 2010) explores the ethics of wealth in Luke and Acts in dep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