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身分(使徒行传8-12)

圣经注释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使徒行传接下来的部分,靠着圣灵的大能,让基督徒群体跨越文化屏障,让耶稣基督的福音进入外国人(撒玛利亚人)、社会边缘人(埃提阿伯的太监),仇敌(扫罗),还有许多其他种族的人(外邦人)中间。这些段落介绍了一些人物,简单提到他们的职务。我们在此看到:

  • 西门,一名术士(使徒行传8:9-24)
  • 一名太监,埃提阿伯女皇手下一名重要的财务官员(使徒行传8:27)
  • 扫罗,法利赛人,迫害基督徒(使徒行传9:1)
  • 大比大,布料供货商(使徒行传9:36-43)
  • 哥尼流,一名罗马的百夫长(使徒行传10:1)
  • 西门,一名硝皮匠(使徒行传10:5)
  • 希律,一位国王(使徒行传12)

工作的议题并非路加在这个段落的重点,所以我们要留意,别太在意这些职称。路加的重点,是他们响应呼召的方式,显示他们是归向、还是远离属神的国度。

回转心向神国的,透过他们所结出的果子来服事众人、见证神的国。而心思意念转离神国的,他们所行所得,主要是为了个人益处。针对这些角色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他们的本性。里面有些人在工作中,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一些连带的权力、资源:

  • 西门要拿钱给使徒,这样他就可以有赐下圣灵的能耐(使徒行传8:18-19)--显然是为了维系他「……称为上帝的大能者」的地位(使徒行传8:10)。
  • 扫罗透过他的人际网络,迫害跟从耶稣的人(使徒行传9:1-2),进而保障他作为狂热的犹太人(使徒行传22:3)、法利赛人的社会地位(使徒行传26:5)。
  • 希律王运用权谋当上罗马指派的国王,杀害使徒雅各布来博取人民的支持(使徒行传12:1-3)。希律到后来甚至要人把他当成神,这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最终的权力架构的观念(使徒行传12:20-23)。

这些作为的后果,极其严重:西门被彼得痛骂一顿(使徒行传8:20-23)。扫罗遇到复活的耶稣,耶稣说自己就是他所逼迫的群体(使徒行传9:3-9)。希律王遭天使击打致死,给虫吃光了(使徒行传12:23)。和上述这几个人形成对比,有好几个人运用他们的地位、权力、资源,为他人带来祝福与生命,例如:

  • 大比大姊妹,一位布料商,做衣服分给在身边的寡妇(使徒行传9:39)。
  • 硝皮匠西门,开放家庭给彼得使用(使徒行传10:5)。
  • 罗马百夫长哥尼流,早以慷慨闻名(使徒行传10:4),透过他的人际圈子邀请很多亲友来听彼得讲道(使徒行传10:24)。

巴拿巴,在使徒行传4:37中已知是利未人,在上面这些段落之前早已登场,运用他在群体中的地位,不顾使徒的反对,努力推荐扫罗加入使徒的团契(使徒行传9:26-27)。他还在安提阿认可了外邦人的归信(使徒行传11:22-24)。我们还记得使徒行传11:24提到巴拿巴运用他的资源、职务的秘诀,来建造基督徒的群体。在那里我们很清楚看到巴拿巴是「被圣灵充满」。

在这些例子里的讯息是相互呼应的。工作中的权力、特权、职务、资源,是为了他人的益处而设立,并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好处而已。这一点,没有比耶稣更好的榜样了。在路加福音里,耶稣施行权柄,都是为了这个世界的益处,完全不为了自己。

使徒行传11:27-30提供一个为有需要的人运用资源的模范群体的例子。因应圣灵所指明天下将有大ˋ饥荒的预言:「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使徒行传11:29)。在此,我们看到人类运用劳力所得成果、帮助他人。同时我们还看到,这些慷慨的作为,并不是临时起意、偶然发生的,而是有规划、有组织、有清楚意识的行动。在www.theologyofwork.org/cn 的哥林多前书与工作 中的「哥林多前书 16:1-3」,更进一步讨论了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的事。

使徒行传11:1-26记载了基督徒群体面临的严重分歧和解决——就是外邦人在成为耶稣信徒之前是否必需先归化为犹太人的争议。我们会在15章里再讨论这个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