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衰亡、被掳出走(王上11-王下25;代下10-36)

圣经注释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所罗门才不过第三任国王,国势就已经达到巅峰了。接下来的四百多年,一个个坏王搞得国家倾颓、分裂、战败。

所罗门强大国家一分为二 (列王纪上11:26-12:19)

所罗门死后,缺少公正、强力管理背后的不安,开始浮上台面。伟大的国王死后,耶罗波安(之前苦役领头)和“以色列会众”晋见王子、王位继承人罗波安(约西元前931-914年),求他“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列王纪上12:3-16; 历代志下10)。如果能得到劳役、赋税减免,他们愿意效忠新任国王。[9]但是,四十年来,罗波安只知道奢华的宫廷生活,靠着以色列百姓服侍、供养。既得权益如此庞大,他不可能让步。所以他不但没有减轻他的父亲加于人民的重担,反而还继续加重他们的轭。

这又更进一步验证撒母耳的预言(撒母耳记上8:18)。叛变接着发生,王朝永远一分为二。以色列百姓期望因为支持国家而得到公平待遇,因此国王不切实际、毫无道理要求,很快导致了巨大的叛乱和分裂。北方十个支派脱离独立,膏耶罗波安(约西元前931-910年)为他们的王。虽然他曾率队谒见罗波安减轻赋税,但是他的王朝不见得对百姓就更好。

北国走向流亡(列王纪上12:25 - 列王纪下17:18)

长达两个世纪(西元前910-722年),北方的以色列国,尽在上主眼中看为邪恶的国王统管之下。这两百多年中,战祸、叛国、谋杀,连绵不断,最后在亚述入侵的惨烈败战下灭亡。为了彻底除去一切前朝记忆,亚述征服者掳去战败国人民,分散在亚述帝国全境,把外邦人移入征战所得领地(列王纪下17:5-24)。如同前面“大卫悖逆上帝造成全国瘟疫(历代志上21:1-17)” 一节所讨论的,领导者的败坏,常常导致人民的毁灭惨剧。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 History (Colorado Springs, CO: Victor/Cook Communication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2004), 446.

俄巴底潜伏于败坏体系内拯救百名先知(王上18:1-4)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这段时期至少有两件事值得一谈。第一件,俄巴底抢救百名先知。对于许多在不守道德的组织工作、面临是否选择辞职的人,这一故事或许会有所帮助。

俄巴底是亚哈王宫中的家宰。(亚哈恶名昭彰,就算从现代观点回顾历史来看,也是极其邪恶的以色列国王。)亚哈王的皇后耶洗别,下令屠杀耶和华的先知。担任亚哈王宫廷高官的俄巴底,预先知悉这道命令,设巧计避祸。他将一百名先知藏在两个洞穴中,给他们食物、饮水,等风头过去。他们得以保命,都是因为有“甚是敬畏耶和华”的人(列王纪上18:3)身居要职保护他们。在以斯帖记中也出现相似处境,情节更为详尽,请参阅《工作神学圣经注释》之“在墜落的制度下工作(以斯帖)” 

在腐败、邪恶的组织中工作,实在令人气馁。离职、另外找个好一点的地方工作,要容易得多。离职确实常常是避免与邪恶为伍的唯一出路。但是,在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地方,不管在哪里工作,都会遇到道德两难问题。而且,越堕落的工作处境,越需要属神之人。如果我们留在一个地方可以让那里的邪恶不再加增,那么也许神就希望我们能留下来。二战期间,一群反对希特勒的官员,坚持待在Abwher(军事智库)中,因为这样让他们有机会除去希特勒。后来计划失败,他们大多数遭到处决,包括神学家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谈到为何留在希特勒军中时,他说:“一个有承担的人关心的最重要问题,不是他自己如何从这个麻烦中英勇的脱身,而是我们下一代要如何生存”。[1] 对神来说,我们可以尽到什么责任来援助他人,似乎要比我们自己活得多么清高,更加重要。”

Dietrich Bonhoeffer,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New York: Touchstone, 1997), 7.

亚哈和耶洗别谋害拿伯财命(王上21)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亚哈王想要他的邻居拿伯的葡萄园,就滥用他的权力。亚哈开出一个还算公道的价钱来买这座葡萄园,但是拿伯认为土地是祖传基业,回答说任何价钱都不能出卖。亚哈虽失望,也只能接受他的权力有限而已。但是,他的老婆耶洗别刺激他,要他霸道一点。她讥笑他说:“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列王纪上21:7)国王并没有要滥用权力的念头,皇后倒有,她买通两个无赖诬陷拿伯亵渎、叛国,然后很快宣判死刑,任凭拿伯被城中长老用石头打死。令人质疑的是,为何这些长老动作如此迅速,没有任何应有的审讯?他们与国王串通?受他控制,不敢起身反对他?不管如何,除掉了碍眼的拿伯,亚哈就将葡萄园占为己有了。


我们只要看一下每天的报纸就会发现,像亚哈这样滥权公然侵占他人土地的悲剧,今天也继续在上演。跟亚哈时代一样,凡滥权之人都有同伙,他们可以忍受不公不义、甚至杀人,但决不会为了邻舍让自己冒险。只有神人以利亚,胆敢反抗亚哈(列王纪上21:17-24)。虽然抗议也救不回拿伯,但是他确实让亚哈的滥权有所收敛。此后直到在亚哈死前,列王纪都没有再提到亚哈滥权的事。常常出乎我们预料之外,一小批人、甚至只有一个人坚守道德原则的抗议行动,也可以有效遏止权力的滥用。不然,在上位的为何要大费周章遮掩罪行?你认为,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多大的机会至少能发现一桩滥权之事?如果真的遇到,你预备怎么回应?

先知以利沙看重日常工作(王下2-6)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北国的国王越来越堕落、悖逆、残暴时,上帝兴起先知,激烈反抗这些坏王。先知,乃是不知从何而来,带着上帝赐下的大能,闯入人类强权厅堂之内传讲上帝真理的人物。以利亚和以利沙是到列王纪、历代志为止最有名、最重要的先知。在这两人之中,以利沙特别关注以色列平民百姓的工作。以利沙的职业生涯,就是蒙召对抗以色列悖逆国王的漫长一生(列王纪下2:13-13:20)。他所做的,表明他认为百姓的经济民生,与王国朝廷争斗一样重要。他极力想要保护百姓免于列王所致的种种祸害。

以利沙重建城市灌溉系统(王下2:19-22)

回到目录

以利沙所做头一件大事,是清理耶利哥城污染的水井。经文强调的主要重点,是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产。水源恶劣,“土产不熟而落。”通过洁净水源,以利沙让百姓得以续行上帝赐给人类的使命:生养众多、盛产粮食(创世记1:28-30)。

以利沙帮助穷寡妇清偿债务(王下4:1-7)

回到目录

以利沙先知学校的一个门徒死后,家人债务缠身。在以色列古时候,一贫如洗的结果,就是让部分或全部家庭成员被卖为奴,因为起码这样还有饭吃(请参阅《工作神学圣经注释》的“奴役或合同制的苦役(出埃及记21:1-11)” 这名寡妇马上就要卖掉两个儿子为奴,于是向以利沙求救(列王纪下4:1)。以利沙为这户人家想了一个办法,赚钱养家。他问寡妇还有什么可以用的。她说:“什么都没有,除了一瓶油”(列王纪下4:2)。显然,这些已经够以利沙开始他的计划了。他要她去向邻居尽量多借些空器皿来,然后用她家那一瓶油,把这些空器皿灌满。她把每一个借来的罐子都装满了,瓶子里还有多余的油。她用卖这些油所得的,还清了这一家的债务(列王纪下4:9)。这个故事的关键是,以利沙创建了一个创业社群,让这位女士可以开始一个小生意。这也是现代某些极有效率的扶贫方案,比如小额贷款、信用会社、农业合作社、还有大型公司和政府机关所推动的小企业补助方案等致力于完成的事业。

以利沙为这家人所做的,显明上帝关爱穷乏之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为穷困的人增加更为富足的机会?无论从个人或集体观点来看,我们有没有做什么削减穷人和弱小经济体生产力的事情?我们可以怎样靠着神的帮助作出改变?

以利沙恢复军事将领的健康(王下5:1-14)

回到目录

以利沙治好以色列敌人叙利亚军队将领乃缦的大痲疯,这个故事对工作有重大影响。贾奎斯.艾卢尔(Jacques Ellul)在一篇颇富洞见的论文中指出:“病人痊愈,特别是痲疯,并非一件小事”[1],因为医治疾病回复了工作能力。在这个故事中,恢复健康的乃缦回到了政府的高位,建议自己的国王与以色列王媾和。更有趣的是,医治一位外邦人,也帮助重建了以利沙自己组织的道德文化。乃缦大病痊愈,要送以利沙一份大礼。但是以利沙坚决不受,因为他所行乃是耶和华的旨意。但是,以利沙的随从基哈西,看到从中讨些好处的机会。基哈西追上乃缦,说以利沙改变主意,还是会接受一些有诚意的赠礼。受礼之后,基哈西把这些不义之礼藏了起来,还欺骗以利沙、继续掩饰。以利沙对基哈西说,他将要沾染刚刚离开乃缦身上的大痲疯。显然,以利沙很清楚姑息组织内的贪腐,会迅速抵销长期服事上帝所积累的美善。

乃缦个人的行动,是这段故事另一个重点。乃缦患有大痲疯。他需要医治。但是,他对医治方案的陈见(似乎来自从前与先知打交道的经历),让他一开始拒绝接受去约旦河沐浴这个解决方法。从以利沙的使者(不是以利沙本人)听到这个治疗方法时,“乃缦发怒走了。”不管是解决方案或者消息来源,都让乃缦觉得很不对劲。

在今天的世界里,这两种问题也经常出现。首先,资深的领导人员忽视低阶员工提出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不想考虑那些他们认为不够格员工的想法。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认为,第五级领导者的首要标志就是谦逊和乐意听取各方意见。[2] 第二点,解决方案不受采纳,因为不符领导者想象中的程序。感谢神,今日许多领导者虽像乃缦,但还是有属下愿意冒险对他们进言。组织内不止需要谦逊的上司,也需要勇敢的下属。最有意思的是,整个事件的起头,是由一位最低阶层的人——乃缦抢来给他妻子当婢女的外邦小女孩——开始的(列王纪下5:13)。这是极大的提醒:骄傲自大、错误期待会如何阻塞洞见,但是,上帝的智慧总是会开条出路来。

Jacques Ellul, The Politics of God & the Politics of Ma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72), 35.

Jim Collins, Good to Great (HarperBusiness, 2001), 22-25.

以利沙寻回伐木工的斧头(王下6:1-7)

回到目录

在约旦河边砍木头时,先知以利沙一位门徒的斧头掉入水里。这是从伐木工那里借来的。在青铜器时代,这一大块铁块的价钱,对主人来说可是极大的经济亏损。所以,这名借来斧头的门徒极其忧虑。以利沙视此经济损失为紧急事件,于是让铁块浮在水面上,可以拿回来还给它的主人。以利沙再一次伸出援手,让某些人可以工作维持生计。

先知的恩赐,就是看出神在每天生活中的旨意,然后按着神的旨意行动。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之中,神呼召先知用显明上帝大能与荣耀的方式,回复神美好的创造。先知工作的神学层面——呼召百姓敬拜真神——不可避免需要他们相当务实,致力于回复受造秩序的美好工作。新约圣经告诉我们,有些基督徒也蒙召成为先知(哥林多前书12:28; 以弗所书4:11)。以利沙不只是历史上展现上帝关心百姓工作的典范,也是现代基督徒的榜样。

 

南国走向流亡(王上11:41- 王下25:26; 代下10-36)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步上北国后尘,南国的统治者也很快堕入偶像崇拜、邪恶淫行。罗波安统治时期,百姓“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国中也有娈童。犹大人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恶的事”(列王纪上14:23-24)。罗波安之后的国王,在神眼中看为忠心和邪恶的事上,摇来摆去。有一段时间,犹大接连几位好王就要力挽狂澜,但是,到最后国家仍然落入与北国一样的处境。巴比伦征服了犹大国,俘虏、驱逐国王和菁英份子(列王纪下24,25)。数百年前,百姓不顾神的警告,定意要求立王,最终导致经济崩溃、劳力瓦解、饥荒、生灵涂炭、人口被流放。先知预言,犹大会有七十年流放,一直到波斯古列王准许部分犹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与城墙为止(历代志下36:22-23)。

圣殿之财务权责(王下12:1-12)

回到目录

有个原本是国势衰退的例子,却意外成为好的财政措施之典范。和大多数王国的领导者一样,祭司也都腐败了。本该用来维修圣殿的奉献,被这些祭司私下侵吞、瓜分。约阿施——一位“做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的国王(列王纪下12:2)——下令,要求祭司设计了一套有效的会计流程。于是,他们将一个上盖有个小洞的上锁柜子,放在圣殿里投放奉献。满的时候,大祭司和王的书记就一起将柜子打开,清点银钱,交给木匠、工人、瓦匠、石匠修葺圣殿。这样就确保这些钱用在正确的地方了。

现在这样的方法仍在延用,例如银行清点存入自动提款机现金的时候。完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就算是值得信赖的相关人员,也需要接受查验,还必须负有相关权责。当有权力的人(特别是掌理财政的人)想要回避查验时,这个组织就会面临危险。因为列王纪记载这段故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上帝看重银行出纳、会计、审计、监管、武装运钞车驾驶、电脑安全工作人员、以及所有确保财务健全的相关人员之工作。这件事也敦促所有领导者以身作则,邀集他人一同验证其工作、表明权责。

傲慢自大、王国末日(代下26)

回到目录

国王们怎么会如此轻易地一个接着一个的败坏呢?乌西雅的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他十六岁登基,一开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历代志下26:4)。他的年轻是个好处,让他知道自己需要神的引导。“通晓上帝默示,撒迦利亚在世的时候,乌西雅定意寻求上帝;他寻求耶和华,上帝就使他亨通”(历代志下26:5)。

有意思的是,耶和华赐乌西雅亨通的事,多半是平常工作。“又在旷野与高原和平原,建筑望楼,挖了许多井,因他的牲畜甚多;又在山地和佳美之地,有农夫和修理葡萄园的人,因为他喜悦农事”(历代志下26:10)。“又在耶路撒冷使巧匠做机器,安在城楼和角楼” (历代志下26:15a)。

经文说:“他得了非常的帮助,甚是强盛”(历代志下26:15b)。他的强盛反成了后来败亡的原因,因为他转而服事自己、不服事耶和华。“他既强盛,就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华-他的上帝”(历代志下26:16)。他想要篡夺祭司的宗教权柄,导致一场宫廷政变,从此不理朝政,余生在别的宫里度过。

乌西雅的故事,让现在位居领导的人严肃以待。导致成功的特质(特别是信靠上帝),很容易让成功所带来的能力、特权腐化。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军队、政府领导人,相信自己所向无敌,结果失去谦卑、纪律和维系成功所需的工作态度。有多少人,在成功的不同阶段,所握权力只是增加一点点时,就多多关注自己、较少想到上帝了?乌西雅当时还有属下帮助,告诉他错了,可惜他没有听进去(历代志下26:18)。为了维系成就,你应该做什么、与何人交友,以助你免于落入骄傲、免于远离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