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的忠心,对比巴别的不忠心(创12:1-3)

圣经注释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创世记十二章的开头记载神呼召亚伯拉罕,与他立下忠心服事的约。藉由离开对神不忠心的二等亲家庭所在的土地,并顺从神的呼召,亚伯拉罕证明了自己跟他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远房亲戚乃是天壤之别。他们企图建造巴别塔,如创世记十一章的结尾所说的那样。第十二章亚伯拉罕的原生家庭以及第十一章挪亚其他的后代,显明五个差别。

第一,亚伯拉罕信任神的引导,而不是人自己的手段。相比之下,建造巴别塔的人相信,靠着自己的技术和聪明,他们可以设计一座“塔顶通天”的塔(创11:4),藉由夺取神的权柄,企图达成辉煌的成就,并享受所带来的安全感。[1]

第二,巴别塔建造者企图传扬自己的名(创11:4),但亚伯拉罕相信神的应许,祂会使亚伯拉罕的名被尊为大(创12:2)。两者的差别不在于渴望成为伟人本身,而是渴望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名望。神确实让亚伯拉罕成名了,但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借着他让“地上的万族都要……得福”(创12:3)。巴别塔建造者追求名望乃是为了自己,不过他们直到今日都无人纪念。

第三,亚伯拉罕愿意去神带他去的任何地方,但巴别塔建造者却试图挤在在他们熟悉的地方。他们拟定的计划是出于害怕,怕他们会分散在地面(创11:4)。他们这样做,是拒绝了神给人类定下的旨意:“遍满地面”(创1:28)。他们似乎害怕在这不友善的世界散开来,会让他们的日子很难过。他们很有创造力,很会发明科技(创11:3),但他们却不愿意完全拥抱神对他们的旨意,“生养众多”(创1:28)。他们害怕与被造界完整连结,会与他们决定要用自己的聪明取代神的引领和恩典有所冲突。当我们停止渴慕超过我们能力所及的东西,我们的渴慕就变得微不足道。

相比之下,神使亚伯拉罕成为一枝独秀的创业家,总是在新的领域从事新的挑战。神呼召他离开哈兰这座城市,前往迦南。即使到了迦南,亚伯拉罕也从未定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他被称作“到处飘泊的亚兰人”(申26:5;新普及译本)。这样的生活方式本身是更加以神为中心,因为亚伯拉罕需要倚靠神的话语和带领,才能找到他的价值、安全感及成就。如希伯来书十一章8节所说,他“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在工作的范畴,信徒必须领会并比较这两种基本的方向。所有的工作都蕴含计划与建造。不合神心意的工作源自单单倚靠自己的渴望,而且它只狭隘地带给我们自己利益,以及跟我们有关系的少数人。合神心意的工作则是愿意倚靠神的带领和权柄,而且它渴慕扩展的目的,是带给全世界祝福。

第四,亚伯拉罕愿意让神带领他进入新的关系。虽然巴别塔建造者企图把自己关在戒备森严的城堡中,但亚伯拉罕相信神的应许,相信他的家庭会增长成为一个大国(创12:2,15:5)。虽然他们在迦南地是寄居的(创17:8),他们跟所接触的人保持很好的关系(创21:22-34,23:1-12)。这是群体的恩赐。如此就浮现出工作神学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神的心意是要人们在健康的人脉中工作。

最后,神赐给亚伯拉罕耐心,可以有远见。神的应许是成就在亚伯拉罕子孙的时代,而不是他自己的时代。使徒保罗诠释“子孙”为耶稣(加3:19),意思是成就的日期是超过一千年之后的未来。事实上,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要一直到基督再来,才会完全应验(太24:30-31)。它的进度无法用每季一次的报表确切测量!相比之下,巴别塔建造者并不关心他们的计划会如何影响后代,而神直白地批判他们这方面的过错(创11:6)。

总而言之,神应许亚伯拉罕名望、人口兴旺及广大人脉。藉此他和他的家族就可以祝福全世界,在未来自己也受到超越想象的祝福(创22:17)。亚伯拉罕跟其他人不同,他意识到靠自己的能力去抓取这些东西是徒劳无功的,甚至还更惨。相反的,他信靠神,每天倚赖祂的带领与供给(创22:8-14)。虽然这些应许一直到创世记结束, 都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却开创了神与祂子民的圣约。藉这圣约,这世界的救赎将会在基督的日子达到完全(腓1:10)。

神应许亚伯拉罕家族一个新的土地。要利用土地需要很多种不同的工作,所以土地的赏赐等于是重申,工作是神非常关注的范畴。在土地上工作需要各种专业能力,如牧羊、织帐棚、军事护卫及生产种类繁多的物品和服务。不只如此,亚伯拉罕的后代会繁衍成人口众多的国家,其数量无法测度,如天空的星星。要达到这个境地需要很多工作,如发展人际关系、教养子女、政治、外交和行政、教育、医学及其他跟社群有关的职业。为了把这些祝福带到地上,神呼召亚伯拉罕和他的后代要“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创17:1)。要达到这要求需要很多工作,如敬拜、赎罪、门徒训练及其他跟信仰有关的职业。约瑟的工作是针对饥荒想出一个对应的计划。有时候我们的工作是医治破碎的心灵。所有这些种类的工作,以及从事这些工作的工人,都是在神的权柄、带领和供给之下。

Bruce K. Waltke, Genesis: A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