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论

文章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到目前为止,韦恩用于分析汽车交易困境的两种主要决策方法--命令和后果--都与行动/选择本身的道德有关。 然而,有另一种方法去考虑道德抉择--一个着重决策者而非行事本身的方法,这方法通常称为「美德」或「品格」伦理,因其重点落在行事者的品格上。

美德论者会问:「我应该成为哪种类型的人? 」而非问「什么是对? 」或「怎样才会有好结果? 」这里假设,如果您把自己的品格改造得越来越似神,您就越会多做对的或好的事。 因此,这是关乎为人多于行事的伦理。

这方法还确认了一个人尽皆知的过程缺陷,就是知易行难! 要有好的品格才会做对的事。

以前,我们一直以为明白神的品格就会改变我们的决策方式。 (我们专注神的爱、公义和圣洁。 )目的是看我们如何靠这些特征定位,作正确的决定。 这属于命令论,因为我们试图学习神的品格,而非培养这样的品格! 在品格论中,我们会问行为如何改造品格。 为此,我们要稍为改变重点,看看神的品格如何改造我们的品格。 作为基督徒,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更加圣洁、公义和慈爱的人,让这些特征融入我们,成为我们固有的品格。

必须重复,这不单关乎神的品格,现在重点落在人的品格。

品格如此重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谈论的道德困境暗示了一个相当理想化的决策过程,我们既有时间又有能力,理性分析复杂问题,从而得出决定。 我们有时可以从长计议,但很多时都是在疲于奔命中瞬间做决定的。 如何回应上司的牢骚,与客户和解,为没有经验的顾客提供建议,又或鼓励表现欠佳的团队 - 往往都是未经深思熟虑而采取的步骤。 如果我们能够依靠内在的品性或美德,以本能反应作出正确决定和行动,那就更有成效。

其次,在我们作出许多道德抉择前,会不会实质上早已决定好了? 换句话说,品格自然而然会影响着我们大部分决定要做的事。 即使确实有时间斟酌一个决定,不论好坏,决定会受制于我们的习性。 因此,道德抉择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为人(我们体现的品格及价值观),而非我们的决策过程。 艾里斯· 默多克(Iris Murdoch)曾经说过:「在抉择时刻,选择已经大致结束。 」[1]

第三,在道德的形成及决策方面,品格为主的理论让人更易于顾及社群的角色。 尽管我们经常以独立自主的个人自居,我们的决定可会深受社群影响。 我们即将看到,品格为主的理论可以更有效运用社群提供的道德资源。

因此,有些人认为,与其专注于良好的决策,不如专注于培养良好的品格。 他们声称,当我们在生命中养成美德和善心,自然就会做良好的决定。

Iris Murdoch, The Sovereignty of Good (London: Routledge, 1970) 37.

确定什么是美德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如果培养品格和美德如此重要,就必须努力处理几个关键问题。 问题是:

  • 何谓美德?
  • 究竟谁来判定什么是美德?
  • 究竟怎样培养美德?

其中以第一个问题最容易回答。 《牛津词典》将「美德」解释为「在道德上被认为是良好或可取的质素」。 每种文化都有某些特质备受重视,在其文化背景中被视为美德。[1]

但是,第二个问题究竟谁来判定什么是良好的品德就有点复杂。 多年来,许多哲学家、神学家和思想家试图列举美德,并下定义。 例如,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强调古希腊美德是正义、刚毅、审慎和节制。 早期的基督教领袖安布罗斯(Ambrose 339-397)表示,这些古希腊美德在圣经中已有隐喻,但又另外添加了三种明确的圣经(或「神学」)美德 - 信、望、爱(哥林多前书13:13)。 早在六世纪,教皇格雷戈里大帝就将这七种美德与相应的恶习对比,这些恶习现称为「七种原罪」。[2]

直到最近,新教神学家才开始认真探索美德。 格伦· 斯塔森(Glen Stassen)和戴维· 古西(David Gushee)提出:「美德是令大家能够为社群作出(积极)贡献的性格特征。」

这对于耶稣信徒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又应该让什么人或事物来判定何谓美德? 显然圣经就是答案。 建议大家注意经文中耶稣的生命和教诲,以判断何谓基督教美德。 神的品格在耶稣身上表露无遗。 因此,如果我们想知道要培养什么美德,最好就从观察耶稣的言行开始。 我们认同斯塔森和古西(Stassen & Gushee)的意见,他们指出:

圣经并非千篇一律,基督是圣经的主轴。 在处理任何道德问题时,反思问题之余不可以忽略耶稣基督的意义。

登山宝训包含了耶稣大部分的道德教义,如欲进一步了解耶稣信徒追求什么美德,这不失为一个好开始。 更加要注意的是,耶稣在八福中把重点放在主要美德上--一些他特别重视的特质和行为。 虚心、怜恤、饥渴慕义、温柔/谦卑、使人和睦、哀恸(马太福音5:1-12)──似乎应该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反复指出我们的行为紧系于我们的品格,紧系于我们的核心态度和动机。 甚至在福音书中不断强调这种联系。 例如,「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 ... 」(马可福音7:21-22)。

早期的教会很快意识到模仿耶稣十分重要。 就以保罗的著作为例,我们发现保罗非常重视品格培养。 例如,他劝诫加拉太人不要纵情肉体的情欲,而要让圣灵结果子,例如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温柔和节制(加拉太书5:16 -25)。 保罗对腓立比人说:「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2:3-5)。

那么基督就是我们的榜样和楷模。 衪的品格就是神要我们培养的品格。 这些参考数据反映了培养出耶稣的品格是新约的重中之重。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virtue" demonstrates this cultural leaning. Our English word comes from the Latin virtus, which itself comes from the word vir meaning "man, male". The Romans during the early, formative years of their nation needed to survive in a world of invading conquerors. The result is that their word virtus can be translated either "virtue" or "courage". So virtue to those early Romans was manlines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defend their families and homes.

Lust, gluttony, greed, sloth, wrath, envy and pride.

品格如何改造韦恩的决定?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这一切关于美德的话题让韦恩有些困惑。 评估自己品格的发展很难。 实际上,透过观察别人来衡量自己的真实个性,可能比起自我分析更为准确。

但是,韦恩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察觉到一个重要反应,他没有希望随便拒绝客人对汽车的投诉以及修理汽车的要求,反而心系客人,真心希望以眷顾和关怀作回应。 实际上,当韦恩回顾一生发展缓慢但真实的基督徒品格,他特别察觉到(也珍惜)同情心、善良和慷慨品格的成长。

结果韦恩发现自己想以许多其他人不可能做到的方式来积极回应客户的要求。 因此,当韦恩开始计算后果时,计算的是自己可以提供多少帮助,多于如何拒绝客户的要求。 韦恩的固有品格似乎已受其价值观潜移默化。

品格如何在我们的生命中发展成长?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我们都认识一些生命中散发着鲜明个性的人。 他们一生的营商方式似乎都能贯彻始终。 但是,他们究竟如何成为这种个性的人呢?

在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中,我们很容易假定这主要是由于此人坚定地奉献基督,虔诚严守纪律,并以养成耶稣的品格为己任。

这些要素固然重要,而且圣灵的改造确实深入我们每一个人,但是这种改造却很少超出更广阔的范围。 MacIntyre和Hauerwas(近代两位倡导美德伦理学者)都强调社群在塑造和体现品德高尚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实际上,他们认为传颂社群的故事(叙事)是塑造群体品格的一股主要力量。 故事诱发大家的想象力,让大家真情流露参与其中。 故事亦有助品格和社群发展。

例如,主导着美国文化的故事,多年以来一直都是个人凭着个人力量,拒绝屈从,摆脱社会的压迫。 从法兰· 仙纳杜拉(Frank Sinatra)演唱《我行我素》(My Way)到电影《加勒比海盗》(仅举一例,因为大部份荷李活电影都是这故事的变体),再到贝贝· 露丝(Babe Ruth)的流行,主体故事就是个人内心的真我,战胜不胜负荷的社会期望。 不管怎样,追读报纸对这类故事的报道及事件发展可以十分有趣。

显然,圣经为基督徒提供了主要叙述。 这也是耶稣个人战胜社会压迫的故事,但是耶稣一再否认自编自导自演,反而说指示来自外在,即是来自神(例如,约翰福音12:49-50)。 我们要变得像耶稣(约翰一书3:2)。 圣经故事提醒我们,要成为神创造的子民,而且要以神的观点和价值活在世上。 这故事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并以意味深长的寓意诱使我们回应。

对于Hauerwas,Stassen和Gushee而言,耶稣的故事对基督徒至关紧要,我们要模仿的正是耶稣的品格和美德。

但是福音的叙述并没有向我们突出重点。 不知不觉间,我们接收的福音会受到文化和信仰社群过滤。 重述这故事的方式 - 强调什么美德,突出什么挫败,如何互相勉励对方养成故事诉说的习惯和做法 - 这一切对我们如何养成美德都有重大影响。

实际上,我们必须提高警觉,留意一个趋势,就是所有信仰团体都就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来重塑耶稣。 所有人都面对同一诱惑,就是把耶稣塑造成自己的形象。 西方教会今天正处于一个富裕丰足的社会,人们对一切成就的自我陶醉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面临的危险是不知不觉间忽略了耶稣的生命和教义对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的重大启示。 很不幸,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信仰社群的叙述中,我们剩下的就是一个只限于解决少量个人道德问题的耶稣。

这不是福音的耶稣,因为耶稣要以身作则,教导一套贯彻始终的生活道德,而非只能应付性行为及个人诚信问题,削足适履的道德 - 无论这些问题多么重要。 耶稣的道德观念所包含的更广更多。

因此,虔诚的品格并不只是个人转变的结果,而是社群背景下培育发展而成。 而社群必须找到方法来揭露信奉耶稣无可避免的盲点。 正如本杰明· 法利(Benjamin Farley)写道:

新约圣经与希伯来圣经,一致强调了信众社群是不可或缺的背景,这里指教会,会众(ekklesia)。 正是在这种充满信、望、爱熏陶的环境中,基督徒生活作为一个过程得以展开。 基督教道德行动的核心,靠的从来不是个人与外来和敌对文化的角力。[1]   

Benjamin Farley, In Praise of Virtu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5), 100.

在工作世界中培养耶稣的品格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美德伦理学有重要的教训给我们:

  • 在市场上要做出符合道德的决定不单只是制定良好的决策流程,更不止于同意遵守「道德守则」。 我们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实质上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抉择。
  • 我们不能单凭个人力量培养神的品格,我们需要别人。 当我们委身投入一个努力重述、理解、欣然接受,并实践福音故事的社群时,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商业世界当然需要品格高尚的人。

这些社群必须有方法去认清耶稣的品格,提出难于启齿又令人不安的问题,以帮助大家面对一知半解的道德生活。 果真如此,我们就不太可能重复许多基督徒用似是而非的基督教手法去做生意的不幸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