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先知书与工作

十二小先知书导论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十二先知书涉及到以色列生活的许多场景,每一种场景都有自己的挑战。这些先知书的共同主题是,神并不打算将敬拜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区别开来。祂也不会分别考虑个人的福利和集体的福利。对自己与神所立的圣约,以色列人有时忠实有时不忠,程度也各有不同;但他们尽忠的程度,可以立刻从他们是否尽心敬拜还是忽视敬拜上体现出来。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人们的属灵环境,也可以通过社会和物理环境,甚至包括土地本身,看出人们究竟忠实于神的圣约,还是缺乏忠心。百姓忠心的程度也可以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伦理中体现出来,而这样的伦理又会进一步决定他们的劳动是否有果效,最终决定他们会经历丰盛还是贫穷。短期之内,恶人或许兴旺发达,但是神的管教和不义的自然后果,最终将让不义之人陷入贫穷绝望之中。但是当百姓在社会生活中忠实于神的时候,祂会祝福他们,让他们生活在由健康而丰盛的属灵-伦理-环境所构成的社会中。
旧约这最后12卷,在我们的英文基督徒传统中通常被人称为小先知书。在希伯来传统中,这些书卷被合为一卷,统称为“十二书卷”。它似乎构成某种选集,在其中有着统一的主题和不断发展的思路。这一选集的基本背景是神与百姓所立的圣约;所有的书卷共同讲述了以色列背约、神惩罚管教以色列、神慢慢地恢复以色列国和社会结构的故事。[1]
按照这种理解,12先知书前6卷中的5卷——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斯书、俄巴底亚书、弥迦书——反应了百姓犯罪所造成的效果,包括对圣约行为的效果以及对世上发生之事件的效果。接下来的3卷——拿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涉及到罪的惩罚,也同样从圣约和世界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最后的3卷先知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涉及以色列的恢复,同样从圣约的更新和以色列在世上部分恢复其地位两个方面加以了讨论。最后,约拿书是个特例。他的预言与以色列无关,而是针对一个叫做尼尼微的非希伯来城邦国家。这卷书不论是从背景上还是从写作风格上,都难以可靠地确定写作年代。
P.R. House, Old Testament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VP, 1998), 346-48.
十二小先知书的历史背景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关于以色列和犹大各位先知的历史背景和年代,目前尚存许多争议。见先知书导论一文中对主要问题以及先知作品历史背景的简要讨论。至于十二先知书,我们将在本文中给出简要的大纲。第一组先知书包括何西阿书、阿摩斯书和弥迦书,人们普遍相信它们写于公元前8世纪。当时,大卫和所罗门统治下的联合以色列王国已经分裂为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弥迦是位南方人,向南国发预言;阿摩斯是为南方人,向北国发预言;何西阿是为北方人,向北国发预言。
在进入8世纪时,北国和南国同时享有经济的发达和边界的安全——自从所罗门时代之后,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但是先知这样的明眼人,还是能看到远处的阴云密布。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变得更加不稳定,统治阶级忙于改朝换代的斗争。国际上逐渐崛起的地区性超级大国亚述,开始成为越发现实的威胁。事实上,北国在公元前721年左右就被亚述灭国。尽管在撒玛利亚人时代还能看到其过往存在的痕迹,但北国以色列再也没有重新构成一个政治实体(列王记下17:1-18)。先知们公正地责备以色列百姓放弃崇拜耶和华、转而拜偶像的罪,以及他们违反律法的道德要求的过犯,并略微涉及到犹大百姓所犯下的同样罪行。尽管百姓犯罪,他们却怀着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自以为雅威曾立约拣选他们为百姓,就可永享安全。
南国在希西家王的领导下,幸运地逃脱了亚述的威胁(列王记下19),但是却面临崛起的巴比伦王国的更大威胁(列王记下21)。不幸的是,犹大在逃过亚述攻击之后,没有悔改自己拜偶像和道德败坏之罪。在公元前587年,他们最终败亡于巴比伦人手上。这导致了犹大社会结构的解体,而所有上层领袖们都被流放到巴比伦王国(列王记下24-25)。先知们认为,这一失败是神惩罚百姓的证据。在所有十二小先知书中,拿鸿书、哈巴谷书和西番雅书最尖锐地提出了这种看法。它们与大体上同一时期的耶利米书和以西结书构成了彼此的呼应。圣经里有其他书卷(见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与工作以及以西结书与工作)记载耶利米和以西结的先知生涯,我们无需在这里讨论。
伟大的波斯君王古列击败了巴比伦,获得了巴比伦曾经统治的所有土地。按照波斯的政策,王国允许犹太人回到自己的土地,或许更重要的是,允许他们重建圣殿了其他关键的制度(以斯拉记1)。似乎波斯帝国乐于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1] 先知哈该、撒迦利亚和玛拉基就是在以色列这一历史时期完成了他们的事工。
总结起来,十二先知书涉及到神的百姓生活中非常广泛的各种历史背景。因此,它也反映了在工作中表达信心的几种不同的范式。
C.L. Meyers and E.M. Meyers, Haggai, Zechariah 1-8: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AB 25B; New York: Doubleday, 1987), xxxi-xxxii.
被掳之前的信仰与工作——何西阿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珥书、弥迦书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何西阿、阿摩司、弥迦、俄巴底亚和约珥在主前八世纪时颇为活跃,那时,以色列发展很好,经济却在滑坡。权力和财富逐渐集中在上层人士的手中,而处于劣势的群体则逐年增大。为了满足逐步增长的城里人的食物需求,在乡村也明显出现了增加经济作物耕种的趋势。它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耕种模式,遂也降低了那种耕种模式所固有的风险承担能力,形成了不稳定因素。[1] 农区的生计极易受到年产量起伏的影响,相应的,城里人也就在粮食供应方面不知如何是好了(阿摩司书4:6 – 9)。 在这个阶段,等到先知开始说话时,大兴土木、开疆扩土的荣耀岁月也就成了昔日黄花了。有人想要急切抓住权力和逐渐缩水的财富不放,贫富间的差距拉大。上述情况为有权有钱的人的腐败预备了土壤。于是,这个阶段的先知对于工作就有颇多讨论。
See the analysis of M.L. Chaney, ‘Bitter Bounty: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y Critiqued by the Eighth-Century Prophets,’ in The Bible and Liberation: Political and Social Hermeneutics (rev. ed.; eds. N.K. Gottwald and R.A. Horsley; Maryknoll: Orbis, 1993), 250-63.
上帝要求百姓改变(何西阿书 1:1-9, 弥迦书 2:1-5)
回到目录上帝把以色列的衰败归咎于所有的百姓。他们离弃了上帝的圣约,既切断了他们与上帝的联系,也打破了上帝律法所定规的公正的社会结构,直接导致了腐败和经济滑坡。先知经常用“行淫”这个词来描述以色列违反圣约(比如耶利米书3:2,以西结书23:7)。为了把这种情形戏剧化,上帝按这个隐喻的字面意思吩咐先知何西阿,“你去娶淫妇为妻,也收那从淫乱所生的儿女;因为这地大行淫乱,离弃耶和华”(何西阿书1:2)。何西阿遵从了上帝的吩咐,娶了一位符合要求的、名叫歌篾的女人为妻。何西阿和她生了三个孩子(何西阿书1:3)。和一位“淫妇”一起组成家庭,并且还养育了三个孩子,那该是种什么样的生活啊?我们只能想象了。
先知使用了狎妓和淫乱这样的意象,可上帝却在指斥以色列在经济和社会诸领域腐败了,而不是在性方面犯了淫乱。
祸哉,那些在床上图谋罪孽、造作奸诈!天一发亮,因有能力就行出来了。他们贪图田地就占据,贪图房屋便夺取;他们欺压人,霸占房屋和产业。(弥迦书2:1-2)
在这种背景下,何西阿的家庭状况就给当今那些在堕落或不完美的工作场所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实例。上帝刻意把何西阿放在那样一个堕落、艰难的家庭处境里。如今,有人在堕落、艰难的工作场所中工作,是否也是上帝刻意安排的呢?我们或可找一份安逸的工作,雇主有好名声,职业也颇体面,焉知我们在道德低下的地方工作就不会为上帝的国做得更多呢?你若憎恨堕落,你在哪里工作才能在与它的争战中成就得更多呢?是在有声望的律师事务所里作律师吗?亦或是在由黑手党支配的城市里作建筑监理?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然而上帝对何西阿的呼召让我们看到:在上帝眼里,给世界带来改变要比洁身自爱更重要。正如迪特里希•朋霍费尔在纳粹统治德国的时代所说的那样:“负责之人最终要问的问题,不是如何在一个事件中像英雄一样独善其身,而是将来一代的人要如何生活。”[1]
Dietrich Bonhoeffer,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Updated. (Touchstone, 1997), 7.
上帝使改变成为可能(何西阿14:1-9,阿摩斯9:11-15,弥迦书4:1-5,俄巴底亚21)
回到目录要求改变的这一位上帝,也使改变成为可能。“我使被掳之民归回的时候,必有为你所命定的收场。我想医治以色列的时候……”(何西阿6:11–7:1)。这十二位先知都有着一种基本的乐观主义,他们坚信,上帝在积极主动地改变世界,让它更好。邪恶之人看似得胜,掌管万事的终是上帝,“国度就归耶和华了”(俄巴底亚书21)。百姓为他们自己招致了这样的灾难,可上帝却动工,要恢复他从一开始就打算赐给他们的生命和工作的福分。“他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约珥书2:13)。约珥书、何西阿书以及阿摩司书在行将结束时的启示(何14;摩9:11-15)都是以经济上的示例,来说明这一点。
禾场必满了麦子;酒醡与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你们必多吃而得饱足就赞美为你们行奇妙事之耶和华你们上帝的名。我的百姓必永远不至羞愧。(约珥书2:24,26)
【以色列】必再住我的荫影下,使五谷生长;他们必发旺像葡萄树,他的名声必像黎巴嫩的酒。(何西阿书14:7)
我必恢复我人民以色列的故业;他们必重新建造荒凉的城市去居住;必栽种葡萄园,而喝其所出的酒;他们必修造果木园,而吃其果子。(阿摩司书9:14)
在经济和社会生活艰难时,上帝给他百姓的信息是:百姓若凭圣约的规则生活,上帝就会为他们恢复和平、公正和富庶,这原本是他的旨意。而他要使用他百姓的工作来成就这一点。
个人与社会对不义的工作所负的责任(弥迦书1:1-7;3:1-2;5:10-15)
回到目录尽管有上帝的旨意,工作仍受罪的辖制。最不寻常的个案就是本身就是犯罪的工作。弥迦提到了妓女的行业,他所说的或许是那种与某种宗教有关的妓女。但他确实地说,她所得的财物必被火烧(弥迦书1:7)。这一经节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宣布,作妓女不是合理的职业。有人或许没有别的办法为自己或为家人提供生活所需,就算这样的人选择作妓女,只能说可以理解,但作妓女仍不是合理的职业。还有其它工作让人生出同样的问题:人们到底该不该做这样的工作?无疑,我们还能想到各种别的实例。基督徒只要去找能让别人受益、让整个社会受益的工作,就很好了。
可弥迦不只是对某些个人说话,而是在对整个以色列说话。他是在批判一个容许妓女行业存在的社会、经济和宗教环境。问题不是:“作妓女谋生是可以接受的吗?”而是:“社会如何改变才能让人不需要去做有辱人格的或有害的工作?”弥迦是在责问那些感觉是被逼去做坏工作的人,但更是在责问那些没能改良社会的领导者。他的言辞是尖刻的。“雅各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你们要听!你们不当知道公平吗?——你们恶善好恶,从人身上剥皮,从人骨上剔肉”(弥迦书3:1-2)。
我们现今的社会和弥迦时代的社会是不一样的,上帝应许给古代以色列的那些具体救治方法也不一定就是他现今给我们的。弥迦的预言性话语,反应了在他那个时代作妓女与拜偶像的邪教之间的关联。上帝应许说,他要结束以邪教祭坛为核心的社会弊端。“我必从你中间除灭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必从你中间拔出木偶,又毁灭你的城邑”(弥迦书5:13-14)。我们如今也有许多社会因素导致人们去做有罪的、压迫人的工作,为此,我们需要上帝的智慧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于那些刻意参与罪恶工作之人,我们也要像以色列的先知一样呼吁他们悔改。“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阿摩司书5:14)。
不义地工作(何西阿书4:1-10;约珥书2:28-29)
回到目录当先知谈到妓女的时候,他们很少单单只关注这一个具体的行当。他们通常把它当作一个隐喻,表示百姓对上帝的圣约不忠(何西阿书4:7-10)。从广义上来讲,他们也提醒人们知道有人用不义的方法获取利益。阿摩司控告说有商人使用劣质产品、缺斤少两等欺骗手段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利润,而消费者却只能任其宰割。他们心里盘算:“我们卖出用小升斗,收银用大戥子,用诡诈的天平欺哄人,好用银子买贫寒人,用一双鞋子换穷乏人,将坏了的麦子卖给人”(阿摩司书8:5-6)。
还有许多职业本是合法的谋生手段,但若做得不合宜,也就成了不义的工作。比如作摄影师的,是顾客让他拍什么他就拍什么吗?假如会对拍摄对象和阅览的人有不良效果呢?比如作外科医生的,是病人按其财力想做什么手术就给他作什么手术吗?还比如作抵押贷款经纪商的,他难道就没有责任弄清借贷人的还贷能力以免他过分艰难吗?我们的工作若是在上帝面前的一种服侍,那我们就不该忽视这类问题。然而,我们也需要谨慎,不要把工作分成高低贵贱来。先知不是宣告说,某种工作比其他工作更为神圣,而是说把各种工作都当作是上帝在世界上的工作之一部分来做。上帝应许说:“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珥2:29)。
上帝的公正也包括工作和经济上的公正(阿摩司书8:1-6,弥迦书6:1-16)
回到目录工作中的公正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人们有责任保证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谋生所需的资源。阿摩司恰是在这一方面以拾庄稼的律法为典故,极为生动地批评以色列不公正。收割的人在一片农田中收割过后,会有一些零散的庄稼遗漏下来,需要有人来拾取。依照上帝与以色列所立的约,农民不能到自己的田间去拾庄稼,而要让贫穷的人(字面意思是“寡妇和孤儿”)来拾取,让他们以这种方式养活自己(申命记24:19)。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社会福利发放形式,为穷人创造工作机会(去田间拾庄稼)让他们养活自己,免得让他们落入乞讨、偷窃或挨饿的地步。有人由于缺少资源、社会经济上的错位、受歧视、失去工作能力等因素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那么拾庄稼就不失为让他们也享有劳动尊严的一种做法。上帝不只要让每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也要让每个人都享有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尊严。
阿摩司控诉说在犹大有人违反了这个规定。农夫把自己田间的庄稼捡得干干净净,让贫穷人没庄稼可拾(弥迦书7:1-2)。他们随后以荒谬的价钱把扬场过后留下的干瘪谷粒卖给穷人。阿摩司指责他们说:“你们要吞吃穷乏人,使困苦人衰败”, 并且“……将坏了的麦子卖给人”(阿摩司书8:4,6)。阿摩司指责他们,说他们焦躁不安地等待安息日结束,好去把这种低劣的、掺假的粮食卖给那些别无选择的人(阿摩司书8:5)。此外,他们还欺骗那些能买得起上好粮食的人,市场上的那些被做了手脚的天平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夸口说:“我们卖出【麦子】用小升斗,收银【价银】用大戥子。”弥迦宣告说,上帝要审判那些不公正的商家。主说:“用不公道的天平、口袋中用诡诈砝码的,我哪能算他为纯洁呢?”(弥迦书6:11)。这就告诉我们说,公正并不只是刑事法律的事,也不仅是政治上的表达,也是经济上的公平机会。为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而获得的工作机会,对于圣约里的个人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弥迦在此前三节写出了那句著名的、振聋发聩的宣告:“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这句话的要点也是经济上的公正。(弥6:8)。上帝要他的百姓在工作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与他的同行,好怜悯、对个人和社会都要行公义。
工作与敬拜(弥迦书6:6-8;阿摩司书5:21-24;何西阿4:1-10)
回到目录在先知看来,公正并不只是世俗的问题。弥迦观察到,公正要比奢华的宗教献祭更好,于是才在6:8中呼吁公正。(弥6:6-7)。何西阿和阿摩司又扩展了这个要点。阿摩司反对把遵守宗教仪式和伦理行为割裂开来。
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书5:21-24)
何西阿更为深入地把我们带入到建立在善行基础上的灵性上。善工是直接从忠于上帝的圣约生发出来的,反过来说,邪恶的工作带我们远离上帝的同在。
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但起假誓,不践前言,杀害,偷盗,奸淫,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因此,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兽、空中的鸟必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消灭……。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上帝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何西阿4:1-3,6)
这些经文在在提醒我们,工作的世界不是真空,而是与生命的其他领域连在一起的。我们若不把我们的价值观和优先次序建立在上帝的圣约之上,那么我们的生命和工作就会在伦理上和属灵上杂乱无章。我们若没有在工作上让上帝喜悦,我们就不能在敬拜中让上帝喜悦。
因财富而变得冷漠(阿摩司书3:9-15,6:1-7)
回到目录有人有了财富,就不再为公共福祉工作了,他们也不再对邻舍有任何责任感;先知批评了这样的人。阿摩司批判了懒散的富人做坏事、以强暴抢夺财物,他这样做也就是把拥有财富者的懒惰和压迫联系起来(阿摩司书3:10)。上帝会让这些人的财富顷刻化为乌有。上帝会“拆毁过冬和过夏的房屋。象牙的房屋也必毁灭”(阿摩司书3:15)。阿摩司向那些“在锡安安逸无虑的”吹响了刺耳的号角(阿摩司书6:1)。他观察到,正当他们“舒身在榻上”(阿摩司书6:4),弹琴鼓瑟,唱着消闲的歌曲时,(阿摩司书6:5),败亡就临到了,他们会首先消灭。上帝惩罚以色列时,他们“必在被掳的人中首先被掳”(阿摩司书6:7)。
如今,也有富人没有为着良善的目的来使用他们的财富,我们也听得到有人用同样的言辞来控诉他们,令人颇感意外。既有个人是这样的,也有公司、政府和其它机构是这样的。他们没有使用自己的财富来创造相应的东西以造福别人,而是利用别人的弱点。有许多基督徒——在西方或许是大多数基督徒——有能力改变这样的事,至少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工作环境中。先知的话一直是我们的挑战,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激励我们深思:工作和财富如何能服事到我们周围的人——或者怎样就不能服事到他们。
在被掳期间的信心与工作 —— 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那鸿、哈巴谷和西番雅活跃的时候,正是南国开始开始迅速走向衰败的那段时间。犹大内无凝聚力,外受强敌的压迫,而巴比伦帝国却发展迅猛,结果,犹大成了巴比伦的藩属国。不久,犹大国反抗巴比伦人,这却是不明智之举。结果,巴比伦人大怒,于主前587年大举入侵犹大,犹大亡。犹大百姓中的精英被掳到巴比伦帝国的中心(王下24 – 25)。以色列的百姓在异国他乡没有关键的宗教系统、没有圣殿、没有祭司、也没有土地,在这种处境下如何向上帝忠心,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此前的六卷小先知书讲的是百姓犯罪的结果,若如此,这三卷书——那鸿书、哈巴谷书和西番雅书就是在讨论犯罪所带来的惩罚。
上帝惩罚的手在行动(那鸿书1:1-12;哈巴谷书3:1-19;西番雅书1:1-13)
回到目录那鸿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它清楚陈明了以色列的政治灾难和经济灾难是上帝对以色列的惩罚或管教。上帝宣告说:“我使你受苦”(那鸿书1:12)。哈巴谷和西番雅宣告说,上帝惩罚的关键部分是减少百姓挣得足够养生财富的能力。
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哈巴谷书3:17)
商民都灭亡了!凡搬运银子的都被剪除。(西番雅书1:11)
这不仅见于经济上的灾难,也见与环境问题(见哈该书的条目下的:工作,敬拜与环境)。
我们现今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灾难是上帝的惩罚吗?有人宣告说,某些具体的灾难是上帝震怒的征象,而且这样说的人还不少。2011年,日本发生了一次地震和海啸,随后东京市长[1]和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的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都把这场灾难说成是来自上天的惩罚。然而,我们若不在以色列十二位先知或其他先知之列,就应该小心翼翼,不要轻易宣告说在现今世界的重要事件中有上帝的震怒。莫非上帝把海啸的原因启示给这些时事评论员了吗?还是时事评论员凭自己得出的结论?莫非他像古时在以色列对先知所做的那样,事先很多年就把自己的目的启示给很多人了吗?或者只是事后来临到一两个人那里?现今那些宣告上帝惩罚的人是像古代以色列的耶利米、或十二位小先知或其他先知一样,和受苦之人一道受过多年的苦才被打磨成先知的吗?
Brad Hirshfield, “Where is God in Suffering?” Washington Post, 16 March 2011.
与拜偶像相关的工作(哈巴谷书2:1-20;西番雅书1:14-18)
回到目录惩罚是百姓自己造成的。百姓对上帝毫无忠心,蝇营狗苟,竟把石块、木材和金属这样上好的材料做成偶像。无论制作材料多么昂贵,也无论制作出的作品多么精美,制造偶像的工作没有价值。
工匠一旦把偶像制作出来,那偶像还有什么价值呢?用来占卜的工具,还是传讲谎言的师傅?工匠相信他手所造的,但这产品只不过是不能说话的偶像而已!(哈巴谷书2:18)
就像西番雅所说的那样:“他们的金银不能救他们”(番1:18)。
向上帝忠心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在工作时向上帝发出赞美的声音就了事;而是在工作中把上帝看为优先的事情。哈巴谷提醒我们说:“惟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静静默!”(哈2:20)。这个静默不只是遵循宗教仪轨而已,而是让我们破碎的追求、恐惧、动机等等全然安静下来,乃至最重要的圣约,成为我们的优先。想想如今那些在银行和金融业务中榨取钱财的人。
“你们大祸临头了!你们吞没别人的财产,以贷款取高利自肥,要到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呢?那些向你们借债的人,会在你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起来反抗。这样,你们就成为他们的俘虏了。(哈2:6-7)
在不动产行业中为自己积攒不义之财的人同样也在为自己挖陷阱,这样的现象似乎历世历代都有。
“为本家积蓄不义之财、在高处搭窝、指望免灾的有祸了!你图谋剪除多国的民,犯了罪,使你的家蒙羞,自害己命。墙里的石头必呼叫;房内的栋梁必应声。(哈2:9-11)
那些盘剥弱者的人必为自己招致审判。
“给人酒喝、又加上毒物、使他喝醉、好看见他下体的有祸了!你满受羞辱,不得荣耀。你也喝吧,显出是未受割礼的(或译作:跌跌撞撞)!耶和华右手的杯必传到你那里;你的荣耀就变为大大的羞辱。”(哈2:15-16)
压迫或利用别人的工作,至终会给自己带来没落。
如今我们不会用贵重材料雕琢偶像,然后在偶像前下拜。但我们若想像我们有能力拯救我们自己,那工作也可能成为偶像。因为拜偶像的实质是“制造者倚靠他自己做出来的神像”(哈2:18),而不是倚靠那创造我们、带领我们并赐我们工作能力的上帝。我们若以为离了我们的智慧、才能和领导力,我们的工作组、公司、组织或国家就注定灭亡,并因此而想要获得权力,那我们的雄心就是一种偶像崇拜。对比之下,若我们想要获得权力和影响力,是为了吸引别人来到服事的网络中,每个人在其中都把上帝的恩赐带给世人,那么这样的雄心就是一种忠心。我们成功了,就洋洋自得,我们就是在拜偶像。我们成功了,就向上帝感恩,我们就是在敬拜上帝。我们失败了,就绝望,我们就是感觉到偶像打破之后的空洞。我们失败了,就坚韧,那么我们就是在经历上帝拯救的大能。
在劳苦中忠心(哈巴谷书2:1;西番雅书2:1-4)
回到目录百姓在异邦时还有另一种工作动力。尽管那鸿、哈巴谷和西番雅强调惩罚,百姓在这段期间也开始再次学习如何忠心工作,服侍上帝。这个主题在工作神学(TOW)项目的文章中得到完全的探索,比如《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与工作》 、《但以理书和工作》等文中,但也在《十二小先知书》中有所暗示。这个主题的关键在于,就算是在被掳异邦的恶劣处境中,仍然有可能向上帝忠心。哈巴谷站在望楼上观看百姓被屠杀的惨象,他此时无疑更想呆在别处。但他仍决定留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候上帝对他说话(哈2:1)。留在岗位上固然可贵,但比这更进一步也是可能的。我们也可以找到一种门路,作公义谦卑之人
世上遵守耶和华典章的谦卑人哪,你们都当寻求耶和华!当寻求公义谦卑,或者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可以隐藏起来。(西番雅书2:3)
世上没有理想的工作场所。有些地方对于上帝的百姓极具挑战,在诸多方面都不合乎原则,还有些地方看似平常,却也有瑕疵。哪怕是在艰难的工作场所,我们仍然能够在为人和工作的质量上作上帝旨意的忠心见证人。哈巴谷提醒我们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么没有果效,上帝仍在工作中与我们同在,他赐我们喜乐,就是最恶劣的工作环境都丝毫影响不了那种喜乐。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哈巴谷书3:17-19)
或者如泰里•巴凌格所演绎的那样:
虽然合同结束了,我也没有工作;虽然没人需要我的技能,也没有人出版我的作品。虽然积蓄花完了,退休金也不够生活所需;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1]
正如19节所暗示的那样,就是在艰难的处境中,我们也有可能做好工作,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向上帝忠心并不只是忍受艰难,而是竭尽我们所能把最坏的处境变好。
Cited in Gordon Preece and Simon Carey Holt, eds., The Bible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Adelaide: ATF, 2004), 215.
被掳回归之后的忠心工作 —— 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犹太人从被掳之地回归之后,他们的市民社会和宗教生活都在上帝应许给他们的土地上得以恢复。耶路撒冷城和圣殿都重建了,犹太社会的经济、社会和宗教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也都得以重建。继罪与惩罚以后,十二小先知书开始转向工作的挑战。
需要有社会资源(哈该书1:1-2:19)
回到目录我们总会把自我和家庭放在社会之上,这个试探就是我们在工作中要面临的挑战之一。先知哈该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挑战。百姓奋力建自己家的房子,却没有拿出资源来重建圣殿——犹太人社会的中心,哈该当面责备了百姓的这种行径。“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哈该书1:4)。他说,百姓若不能在社会资源上有投入,他们个人的生产力实际上也会降低。
你们撒的种多,收的却少。你们吃,却不得饱;喝,却不得足;穿衣服,却不得暖。得工钱的,将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该1:6)
耶和华激动百姓和他们官长的心,他们就开始为重建圣殿和重建社会有投入(该1:14-15)。
百姓要在社会资源上有投入,这就提醒我们,不存在所谓的“自给自足的人”。个人可凭自己的努力创造出很多财富,但我们每个人都要依赖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而这一切终极而言都只能来源于上帝。“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万军之耶和华说: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该2:7-8)。繁荣富庶不是只凭个人努力就可达成,甚至不是主要凭个人努力达成的,而是整个社区根植于上帝的圣约才可达成。“在这地方我必赐平安。”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该2:9)
我们若以为,我们不能有时间事奉上帝、事奉上帝百姓组成的社会,就需要先为我们自己预备生活所需,那我们就太愚蠢了。真相是,我们若不凭上帝慷慨的恩典,以及在他的社区中彼此相顾,我们就不能为我们自己挣得任何东西。这也是在什一奉献背后的概念。这不是把我们的收成拿出百分之十,而是对上帝所造的奇妙出产,献上百分之百的赞美。
这让我们想到,在当今这个时代,把资源投入到生命中无形的领域中是很重要的。住房、饮食、汽车和其它物质上的必需品很重要。当上帝为我们预备得太丰盛了,我们也享受得到艺术、音乐、教育、自然美景、娱乐等无数滋养灵魂的东西。那些在艺术或人文或休闲行业的人,或那些为建公园、游乐场和剧院慷慨解囊的人,为上帝所梦想的世界做出的贡献一点也不比商人或木匠少。
这也说明,在教会和教会生活上有投入,可以让基督徒的工作更有力量,这是很关键的。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敬拜也与作善行微妙地联系到一起。也许我们应该把敬拜当作是可产生善行的活动而参与其中,而不单单当作是私下里的灵修或闲暇活动。此外,基督徒社群若能学会让上帝之道的属灵力量与伦理力量影响到经济、社会、政务、学术、医疗等工作领域,那它就会是经济、公民和社会福祉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工作、敬拜与环境(哈该书1:1-2:19;撒迦利亚书7:8-14)
回到目录哈该把百姓的经济与社会福祉与环境状况联系了起来。哈该使用双关语把圣殿的荒凉(“荒凉”在希伯来文中用的是hareb一词,见该1:9)和土地的荒芜与歉收(“干旱”在希伯来文中用的是horeb一词)、以及接下来的“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劳碌得来的”这一类安康的丧失联系起来。这一点在希伯来文中更为明显,而在中文译本中看不出来。(该1:11)。这一个联系的关键在于,圣殿是否安好,成了解读出百姓是否向上帝忠心的某种密码。由此可见,在敬拜、社会经济方面的安康、环境之间有着三向的联系。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若有病,我们的社会就有病了,而社会不健康的症状之一就是它会让环境更加不健康。
一个社群的敬拜方式、对土地的照管方式和居民的经济与政治状况之间也有联系。先知呼吁我们再次学习这个功课,即尊重我们所居住的土地的创造者,是在土地和居民之间达成和平的起始点。对哈该来说,土地的干旱和圣殿的荒凉是不可分的。全心真诚的敬拜,会迎来和平和土地带来的福分。“……追想到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日子。仓里有谷种吗?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都没有结果子。从今日起,我必赐福与你们”(该2:18-19)。撒迦利亚也把人的罪和土地的荒芜联系了起来。有权势的人“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撒迦利亚书7:10)。“使心硬如金刚石,不听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用灵借从前的先知所说的话”(亚7:12)。结果,环境恶化,故此,“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亚7:14)。实际上,早在被掳之前很长时间,约珥就观察到环境开始恶化了。“葡萄树枯干,无花果树衰残;石榴树、棕树、苹果树,连田野一切的树木也都枯干;众人的喜乐尽都消灭”(约珥书1:12)。
既然工作和工作中的做法对于环境的优劣这么重要,我们这些基督徒若依照十二小先知书的异象来工作,我们就势必会给这颗行星及其居民带来深远的有益影响。[1] 对上帝忠心之人要扎实地学习如何以敬拜上帝为基础来工作,这是他们在环境方面肩负的紧迫责任。
上帝曾就洁净之事,借哈该之口讲过一长段的预言(该2:10-19),这段话也说明洁净与土地的安康之间是有联系的。上帝控诉说,因为百姓的不洁,“他们手下的各样工作都是如此。他们在坛上所献的也是如此”(该2:14)。这只是在敬拜与环境优劣之间更普遍的联系之一部分。一个可能的应用是:上帝把看顾环境的责任给了人类,那么人类就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来对待环境,这样,环境就是洁净的。这样看来,洁净牵涉到对被造秩序的完整、生态系统的健康、物种的繁衍和健康、生产力的再生有着最起码的尊重。在此,我们又回到基督徒当在工作中负责的主题上来。
这样看来,若十二小先知书中描述的荒凉乃是神对百姓犯罪的部分惩罚,那么土地重获生产力就是上帝让他们获得部分复兴。阿摩司曾在以色列繁荣的时节看到异象:百姓坐在自己栽种的无花果树下享受富足的生活。而撒迦利亚也确乎在极为不同的情形下看到了与此相类似的异象。“当那日,你们各人要请邻舍坐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亚3:10)。与上帝和好也包括照看好上帝所造的土地。当然,土地的生产力即或恢复了,也还是需要有人耕种,土地才有出产。这样看来,工作的世界是与实现丰盛的生命密不可分的。
For 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is link, see T.J. Meadowcroft, Haggai (Sheffield: Sheffield Phoenix Press, 2006), 238-42.
在工作中,既有罪,也有盼望(玛拉基书1:1-4:6)
回到目录就算是在恢复的阶段,人的罪一直也不远。玛拉基是复兴以后的第三位先知,就是他也曾指责百姓中有人骗取工人的工价,以此取利(玛3:5)。毫无奇怪,这样的人在奉献上也很吝啬,并因而污染了圣殿中的敬拜(玛1:8-14),结果,环境也恶化了(玛3:11)。
然而,先知的希望仍在,而工作就是这希望的核心。它起始于一个应许,应许圣殿的宗教/社会的基础设施将会得到恢复。“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面前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玛3:1)。接下去,环境会得到恢复。上帝应许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玛3:11a),然后,“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玛3:12)。人们会按伦理去工作(玛3:14,18),结果经济会复苏,“你们的土产”和“你们田间的葡萄树”都会得到恢复”(玛3:11b)。
约拿书与上帝对各国的祝福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正如 引言,中所说,约拿书在十二小先知书里是个“异类” 。书中所讲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以色列。文中也没有时间线索。该书没有先知的神谕,焦点也不是先知服侍的群体,而是先知本人的亲身经历。[1] 尽管如此,它分享了其他先知的观点,表明上帝活跃于世界之中(拿1:2,1:17 ; 2:10),并且对上帝的信心(或不信)构成一个三重链接:敬拜、社会经济健康以及环境。当船员向耶和华祷告,遵守祂的吩咐,海就平静了,而上帝保守船员和约拿的安康(拿1:14-17)。当约拿回归到合宜的敬拜之中,上帝就让环境恢复到原来合宜的秩序里面:大鱼在海中,人在干地(拿2:7-10)。当尼尼微人回转归向上帝,动物和人类和谐地相处,社会经济的扰乱也止息了(拿3:4-10)。 约拿的处境和其他十二位先知不同,但他的神学却不是。约拿书的独特贡献是:1)关注先知的呼召和回应;2)承认上帝不是透过祝福以色列来攻击其他国家,而是透过以色列来祝福其他国家。[2]
Douglas Stuart, vol. 31,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Hosea-Jonah (Dallas: Word, Inc., 2002), 431.
Stuart, Hosea-Jonah, 434.
约拿的呼召和回应(拿1:1-17)
回到目录和十二小先知书一样,约拿书以上帝对先知的呼召开篇(拿1:1-2)。但是,和其他书卷不一样的是,约拿抗拒上帝的呼召。他愚蠢地试图躲避上帝的面,乘船到外国的海岸(拿1:3)。这样做不仅仅给他自己,也给同船的人带来了危害,因为正如我们在十二小先知书中所看到的,不守上帝的约带来真实可见的后果,而个人的行动总是会影响众人的。上帝差来了狂风暴雨。首先,狂风暴雨毁坏了水手们的商业前途,因为他们被迫丢弃了所有的货物,以便让船身更轻省(拿1:5)。接下来,狂风暴雨威胁到他们的生命(拿1:11)。只有当约拿提出要把他投入海中——海员们不情愿地接受了——才最终平息了风浪,消除了对众人的危险(拿1:12-15)。
上帝呼召我们的目的是服侍他人。呼召约拿是为了尼尼微人的益处。当他抗拒上帝的带领时,不仅仅他受召要去服侍的人受苦,他身边的人也遭殃。当我们承认所有人都受召在工作中服侍上帝时——我们的工作可能和约拿不一样,但对上帝而言同样重要(参考工作神学计划文章,《职业概述》)——那么我们会认识到,我们没有在工作中服侍上帝也会导致社区的衰弱。我们的恩赐和才干越强,假如我们在工作中拒绝上帝的带领,我们可能带来的伤害就越大。毫无疑问,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人,他们的旷世奇才让他们有能力在商业、政府、社会、科学、宗教和其他所有的领域当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假如他们能够将他们的技能首先委身于对上帝的敬拜和服侍,想象一下他们所能带来的好处,以及他们本来能避免的罪恶。相比而言,我们的恩赐可能看起来是微弱的;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一生当中为服侍上帝而工作,我们将能做怎样的善事,将能避免怎样的罪恶。
上帝对各国的祝福(拿1:16,3:1-4:2)
回到目录约拿违背上帝的呼召,因为他拒绝接受上帝祝福以色列的敌国亚述和它的首都尼尼微的好意。当他最终柔软下来,成功完成他的使命时,他又厌恶上帝对他们的怜悯(拿4:1-2)。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亚述那时正要占领以色列的北国(王下17:6)。约拿被差遣去祝福他所鄙视的人。然而,这是上帝的旨意。很明显,上帝的意思是要使用以色列百姓来祝福各国,而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参见,"祝福万民(耶利米书29),《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与工作》)。
我们各人都尝试将自己本身的有限,放在上帝藉着我们的工作延展的祝福之中,这样可能吗?我们常常认为,我们必须为自己积聚工作的好处,免得别人在我们身上有可乘之机。我们可能诉诸秘密、欺瞒、欺骗、走捷径、压榨、恐吓,以便在工作中胜过对手。我们似乎接受了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以为我们在工作中的成功必须建基于他人付出的代价之上。我们是否相信成功是一场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
上帝的祝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水桶,而是一个满溢的泉源。“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拉基书3:10)。尽管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竞争、资源限制和他人的恶意,但上帝给我们的使命不是那么微小,仅仅为了在所有不顺当中生存而已,乃是要巨大地转变我们的工作场所,实现创造力和生产力,构建社会和谐的关系,保持环境的平衡——这是上帝从一开始就确定的旨意。
虽然约拿起初拒绝参与到上帝对敌国的祝福当中,但最后他对上帝的信心胜过了他的不顺服。最后,他确实警告了尼尼微城,而他们在约拿的惊愕当中热切地回应他的信息。整个城市,“大大小小的各人”(拿3:5b),从君王到臣民,从街上的百姓到羊群中的动物,“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拿3:8)。“尼尼微人信服神”(拿3:5b),并且“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于他们”(拿3:10)。这让约拿很失望,因为他想要继续宣告上帝呼召他做工的后果。他希望尼尼微人得到惩罚,而不是饶恕。他苛刻地判断自己工作的结果(拿4:5),而错过了他人的喜乐。我们是否做同样的事情?当我们为工作看似缺乏意义和成功而悲叹时,我们是否忘记了只有上帝能够看得见我们工作的真正价值?
甚至约拿微小、踌躇不决地顺服上帝的那一刻,也给他周边的人带来了祝福。在船上,他肯定地说,”我敬畏耶和华,天上的神”(拿1:9),并为了船上的同伴而牺牲自己。因此,他们从风暴中得救,并且成为了上帝的跟随者。“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拿1:16)。
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服侍上帝的工作会被不顺服、不满、散漫、害怕、自私或其他的心病所阻碍,那么约拿的经历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鼓励。这里有一位先知,在忠心服侍上甚至比我们更失败。然而,上帝透过约拿迟疑的、有缺陷的、断断续续的服侍,完满地成就了他的使命。凭着上帝的大能,我们欠佳的服侍可以完成上帝所想要成就的一切。
上帝关心那些回应祂呼召的人(拿1:3,12-14,17;2:10;4:3-8)
回到目录根据约拿的经历,我们可能会害怕上帝的呼召会带领我们进入灾祸和困境中。希望上帝完全不呼召我们,是不是会更容易一点呢?回应上帝的呼召可能要求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这是真的。[1] 然而,在约拿的例子中,困境并不是来自于上帝的呼召,而是来自约拿对呼召的不顺服。船难和在海洋大鱼肚子里面被埋的三天,直接来自于他试图逃避上帝的面。他后来所受的太阳和热风,还有他几乎想自杀的绝望(拿4:3-8)都不是上帝所施加的困境。困境的到来是因为约拿拒绝接受来自“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的祝福,他“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拿4:2)。
事实是上帝总是努力看顾和安慰约拿。上帝感动人们怜悯他,就如船员努力划船登岸,而不是接受约拿的建议,把他扔入水中(拿1:12-14)。上帝差派一条大鱼拯救约拿脱离溺亡(拿1:17),并且吩咐大鱼将他吐在旱地上(拿2:10)。祂让约拿在敌国尼尼微城的百姓中蒙恩,他们敬重他,并留心听他的信息。在尼尼微,上帝在约拿最需要的时候为他提供了树荫和一座棚(拿4:5-6)。
如果约拿的例子是一个范本,那么上帝呼召我们在工作中服侍他人,并不需要以我们的幸福作为代价。若我们期待相反的事情,则表明我们依然困在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里面。鉴于约拿拒绝上帝的呼召时,上帝为供应他所采取的非凡手段,想象一下,假如约拿从一开始就接受呼召,他会经历何等大的祝福。旅行的方式,为他冒险舍命的朋友,和自然世界和谐的关系,树荫和歇息处,所服侍的人给予的尊重,以及工作上令人震惊的成功——想象一下,如果约拿如上帝所愿的接受它们,这将会是多么大的祝福!尽管约拿以贬低的方式强迫自己,但它们却表明,上帝呼召我们服侍也是一个祝福的邀请。
A classic exploration of this topic is Dietrich Bonhoeffer’s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New York: Macmillan, 196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37.
十二小先知书结论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十二小先知书在以色列生活的不同时期和情景之中,给我们呈现了对于工作的一致理解。在所有不同的时期,它们都显明神在世上工作——如果神的百姓坚守圣约,祂就预备把最好的带给他们。在流放之前,先知们对以色列的精英们使用权力的方式和敬拜的忠心提出了挑战。它们不变的主题是:除非以经济和政治的公平为伴,没有任何敬拜可以蒙神悦纳。因为神并不区分敬拜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里的工作。祂不会接受少数富裕之人不为大众谋福利、也不照顾社会上最贫穷最无助的人群。
以色列没有按照神所命令的方式来工作/敬拜,导致全民流放巴比伦的灾难。在流放期间,先知们呼吁百姓正视自己的失败,希望他们发现甚至在最坏的时代,他们也有机会保持对神的忠诚。同样,他们的忠心不仅要在敬拜中体现,也要在工作中体现出来。那些单为自己的利益工作之人,并不比拜偶像之人更好。实际上,若把工作和因此而来的财富当成了人生最终的目标,工作就成为了一种拜偶像的形式。但那些按照神的圣约公平工作之人,将会发现即使在最坏的环境下神也与他们的工作同在,带给他们喜乐和丰富果实。
在从流放返回之后,先知们挑战以色列民在恢复应许之地的生活、重建荒凉的家园时,将神的事情放在自己的事前面。我们再一次看到,经济的发展、公平的商业贸易、为大众谋福利的政府以及服务他人的工作,乃是真正敬拜的基础。神呼召每个人与祂合作、在信仰的社区中一起工作,以创造神希望祂的被造物拥有的平安和福祉。
今天,神给我们的呼召与祂从前给予古代以色列人的呼召并无二致。按照希伯来旧约圣经的编排顺序——也是基督教旧约沿用的顺序——十二小先知书乃是新约之前神最后的话语。因此它们指向那将要来成就神向撒迦利亚所应许的耶稣:“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邑必再丰盛发达”(撒迦利亚书1:17)。耶稣要来成就先知们的盼望、带来人类活动每个方面(包括工作)的丰盛生活。
十二先知书的关键经节和主题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Verse |
Section |
何西阿书1:2 耶和华初次与何西阿说话,对他说:你去娶淫妇为妻,也收那从淫乱所生的儿女;因为这地大行淫乱,离弃耶和华。 |
|
何4:3 因此,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兽、空中的鸟必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消灭。 |
|
何4:7-10 祭司越发增多,就越发得罪我;我必使他们的荣耀变为羞辱。 他们吃我民的赎罪祭,满心愿意我民犯罪。 ……他们吃,却不得饱;行淫,而不得立后;因为他们离弃耶和华…… |
|
何14:1-9 以色列啊,你要归向耶和华―你的 神;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当归向耶和华,用言语祷告他说:求你除净罪孽,悦纳善行;这样,我们就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犊献上。我们不向亚述求救,不骑埃及的马,也不再对我们手所造的说:你是我们的 神。因为孤儿在你―耶和华那里得蒙怜悯。……因为,耶和华的道是正直的;义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却在其上跌倒。 |
|
约珥书2:28-29 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 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 |
|
阿摩司书3:13-15 主耶和华―万军之 神说:当听这话,警戒雅各家。我讨以色列罪的日子,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坛角必被砍下,坠落于地。我要拆毁过冬和过夏的房屋。象牙的房屋也必毁灭;高大的房屋都归无有。这是耶和华说的。 |
|
阿摩斯书5:14 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 神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 |
|
阿摩司书5:21-24 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
阿摩司书6 国为列国之首,人最着名,且为以色列家所归向,在锡安和撒玛利亚山安逸无虑的,有祸了!你们要过到甲尼察看,从那里往大城哈马去,又下到非利士人的迦特。看那些国比你们的国还强吗?……所以这些人必在被掳的人中首先被掳,舒身的人荒宴之乐必消灭了。 |
|
Amos 6:7 Therefore they shall now be the first to go into exile, and the revelry of the loungers shall pass away. |
|
阿摩司书9:11-15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象古时一样,使以色列人得以东所余剩的和所有称为我名下的国。此乃行这事的耶和华说的……我要将他们栽于本地,他们不再从我所赐给他们的地上拔出来。这是耶和华―你的 神说的。 |
|
俄巴底亚书21 必有拯救者上到锡安山,审判以扫山;国度就归耶和华了。 |
|
约拿书 4:2 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
|
弥2:2 他们贪图田地就占据,贪图房屋便夺取;他们欺压人,霸占房屋和产业。 |
|
弥4:1-5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万民各奉己 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奉耶和华―我们 神的名而行。
|
|
弥4:3 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
|
弥6:6-7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 神面前跪拜,当献上甚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么?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 |
|
弥6:8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
|
鸿1:1-12 论尼尼微的默示,就是伊勒歌斯人那鸿所得的默示。 耶和华是忌邪施报的神。耶和华施报大有忿怒;向他的敌人施报,向他的仇敌怀怒。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他乘旋风和暴风而来,云彩为他脚下的尘土……耶和华如此说:尼尼微虽然势力充足,人数繁多,也被剪除,归于无有。犹大啊,我虽然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 |
|
哈2:1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看耶和华对我说甚么话,我可用甚么话向他诉冤。 |
|
哈2:6-7 “‘你们有祸了!你们吞没别人的财产,靠剥削别人囤积财富,要到何时呢?’ 向你们借债的人必突然攻击你们,使你们战战兢兢,成为俘虏。这样,你们就成为他们的俘虏了。(圣经当代译本) |
|
哈2:15-16 给人酒喝、又加上毒物、使他喝醉、好看见他下体的有祸了!你满受羞辱,不得荣耀;你也喝吧,显出是未受割礼的(或译作:跌跌撞撞)!耶和华右手的杯必传到你那里;你的荣耀就变为大大地羞辱。 |
|
哈2:18-19 雕刻的偶象,人将它刻出来,有甚么益处呢?铸造的偶象就是虚谎的师傅。制造者倚靠这哑巴偶象有甚么益处呢?对木偶说:醒起!对哑巴石象说:起来!那人有祸了!这个还能教训人么?看哪,是包裹金银的,其中毫无气息。 |
|
哈2:20 “惟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静静默!” |
|
哈3:17-19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 |
|
西番雅书1:18 当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他们的金银不能救他们;他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毁灭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毁灭。 |
|
番2:1-3 不知羞耻的国民哪,你们应当聚集!趁命令没有发出,日子过去如风前的糠,耶和华的烈怒未临到你们,他发怒的日子未到以先,你们应当聚集前来。世上遵守耶和华典章的谦卑人哪,你们都当寻求耶和华!当寻求公义谦卑,或者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可以隐藏起来。 |
|
番2:3 世上遵守耶和华典章的谦卑人哪,你们都当寻求耶和华!当寻求公义谦卑,或者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可以隐藏起来。 |
|
该1:2-4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百姓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那时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哈该说: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么? |
|
哈该书1:9 你们盼望多得,所得的却少;你们收到家中,我就吹去。这是为甚么呢?因为我的殿荒凉,你们各人却顾(原文是奔)自己的房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
|
该1:10-15 所以为你们的缘故,天就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产。我命乾旱临到地土、山岗……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劳碌得来的……耶和华激动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并剩下之百姓的心,他们就来为万军之耶和华―他们 神的殿做工。这是在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
|
该1:11 我命干旱临到地土、山岗、五榖、新酒,和油,并地上的出产、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劳碌得来的。 |
|
该1:14-15 耶和华激动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并剩下之百姓的心,他们就来为万军之耶和华―他们 神的殿做工。这是在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
|
该2:7-8 “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万军之耶和华说: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 |
|
该2:18-19 追想到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日子。仓里有榖种么?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都没有结果子。从今日起,我必赐福与你们。 |
|
亚 1:17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邑必再丰盛发达。 |
|
亚3:10 当那日,你们各人要请邻舍坐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
|
亚7:9-14 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他们却不肯听从……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万军之耶和华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我必以旋风吹散他们到素不认识的万国中。这样,他们的地就荒凉,甚至无人来往经过,因为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 |
|
玛1:7-14 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么?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么?……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
|
玛3:1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面前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
|
玛3:11-12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万军之耶和华说: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