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训过程(马可福音 4:35-41; 6:45-52; 8:14-21)

圣经注释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马可福音比其他福音书更强调了门徒的无知、软弱和自私,尽管马可也说了他们很多好话,包括他们响应了耶稣最初的呼召(可1:16-20),以及回应耶稣对他们的差遣(可6:7-13) [1]

这幅画面是由某些事件和叙事手段构建出来的。其中一个是渔船场景的重复(可4:35-41; 6:45-52; 8:14-21)。这些事件彼此平行,强调了门徒无法真正领会耶稣的能力和权柄。在最后的船只场景之后,紧接着是一个盲人得到不寻常的两阶段医治(可8:22-26)。这可能是作为一种叙述性隐喻,表示门徒只看见了耶稣的一部分。[2]接下来是彼得对基督的认信(可8:27-33),他体现出戏剧性的洞察力,但立刻就因撒旦的影响而迷失了使徒的身份。门徒没有完全认识耶稣的身份,相应地也没有完全理解他的信息。他们一直渴望权力和地位(可9:33-37; 10:13-16; 10:35-45)。耶稣多次挑战他们,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跟随祂需要一种根本的自我牺牲态度。最明显的是,门徒在耶稣被捕和审判之时抛弃了他(可14:50-51)。彼得的三次否认(可14:66-72)与耶稣之死并置,让这两个人的懦弱和勇气形成更加尖锐的对比。

然而,彼得和其他人将继续有效地领导教会。在主耶稣复活后,对那些妇女说话的天使(可16:6-7)让他们传信给门徒(彼得被单独提出来!),承诺他们要遇到复活的耶稣。在这次遭遇之后,门徒将会有很大的不同。马可没有继续探讨这一点,但使徒行传有详细记载,证明复活是实现这种变化的关键事件。

这一点跟工作有什么关系?很明显,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但无人是完美的,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悔改,很多错误的态度需要改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像门徒一样认识到,在许多我们相信是正确的事情上,甚至在福音的问题上,我们的看法都可能有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每天以祷告的心反省我们是如何体现出上帝的统治,并准备悔改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可能受到诱惑,将自己描绘为工作场所中公义、智慧、技艺高超的形象,为要成为耶稣之公义、智慧和卓越的见证人。但是,更诚实而有力的见证方式是真实地表现我们自己——一个会犯错误,有些自我中心,尚在成长中的形象。我们是要见证耶稣的怜悯,而不是要表现他的品格。这样,我们的见证可以邀请同事们按照上帝的道与我们一起成长,而不是变得像我们一样。当然,我们需要严格地操练自己,好在基督里成长。上帝的怜悯不是我们可以在罪中自满的借口。

Suzanne Watts Henderson, Christology and Discipleship in Mark.

Robert. A. Guelich, Mark 1-8:26 (Dallas: Word, 1989),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