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恩典(马可福音10:23-31)
耶稣接下来所说的话(可10:23-25)阐述了这次遭遇的意义,强调了富人进入神的国所要面临的困难。这位年轻人的反应说明了富人对财富以及伴随的地位之依附;显然,门徒们对耶稣论及富人的话语也“感到困惑”。也许值得注意,当耶稣在马可福音10:24重复他的话语时,将门徒称为“小子们”,宣告他们已经卸下了地位的负担。由于跟随耶稣,他们已经没有了财富的重担。
耶稣选择骆驼和针眼的比喻(可10:25),可能与耶路撒冷城墙上的某个小门无关[1] 而是利用希腊文的骆驼(kamelos)和重绳(kamilos)的相似性,做了一个双关语。他故意选择了这样荒谬的形象,只是为了强调若没有神帮助的情况下,富人不可能得救。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穷人,若没有神,“谁能得救呢?”(可10:26)。马可福音10:27给出了神必帮助我们的应许: “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这句话让这段经文(也希望可以让我们这些读者)不至于变成单纯对财富的否定。
这也导致了彼得对门徒的态度和从前自我牺牲的辩解。他们已经“撇下所有的”来跟从耶稣了。耶稣的回答,肯定了他们所作的牺牲,将会换来天国的赏赐。同时,这些人所撇下的一切(“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儿女、田地”),也版阔与之相连的地位,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巨大牺牲。事实上,马可福音10:31 把整个故事放在了一起,强调了地位的问题—— “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目前为止,这个故事既可以说是在讨论我们对物质本身以及所带来的益处之喜爱,也可以说是在讨论我们对这些物质所带来的地位之不舍。然而,最后一句话特别明确地强调了地位问题。不久之后,耶稣又以明白的工作术语宣告了这一点。“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可10:43-44)。仆人首先是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工人,甚至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工作能力。耶稣追随者的合适地位是一个孩子或仆人——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即使我们担任高级职位或者拥有权威,我们也应将地位和权柄归于神,而不是归于我们自己。我们只是神的仆人,代表着他,而不是占有唯独属于他的地位。
This is simply a myth that has circulated in popular Christian circles. William Barclay popularized it in his Daily Study Bible Commentary; see William Barclay, The Gospel of Matthew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1), 253. It is unclear what the origins of this myth are, but no such gate has ever been found, in Jerusalem or else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