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论财富
前两个段落的主题从供应转到了财富。虽然耶稣并不反对财富,但他对财富有所怀疑。市场经济以私有财产的产生、交换和积累为前提。这个现实深深地嵌入到了许多社会之中,以至于对许多人来讲,追求与积累个人财富本身已经变成了目的。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耶稣并不认为积累财富本身是个恰当的目的。正如一个人在工作中(以耶稣为模范)必须表现出对别人的深切关怀,并且不会为了私利而动用与工作有关的权力,人们在财富的使用上也要深深地关注邻舍的需求。虽然路加的第二卷书——使徒行传(见www.theologyofwork.org网站的使徒行传与工作)有更多与财富相关的资料,他的福音书也对主流的财富观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为富人担心(路加福音6:25;12:13-21;18:18-30)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耶稣首先提出的与财富有关的问题是,富人在生活中倾向于让财富取代了神。“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哪里”(路加福音12:34)。耶稣希望人们认识到,他们生命的价值并不决定于他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决定于神对他们的爱以及他对他们生活的呼召。路加期待我们以及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因着与耶稣的相遇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但是,财富似乎使我们顽固地抵制着生活中的任何改变。财富使我们可以继续维持现状,并特立独行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真正的或者永恒的生命是与神(及其他人)建立关系的生命,而如果财富取代了神,则最终会导致永恒的灭亡。正如耶稣所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路加福音9:25)。富人可能被自己的财富吸引而在生活中远离神,相比之下,穷人则逃脱了这一命运。耶稣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路加福音6:20) 。这不是对未来奖励的许诺,而是对眼前现实的陈述。没有财富挡在穷人爱神的道路上。但是,“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路加福音6:25)。相对于“因为对神没有兴趣而错过了永生”,“饥饿”似乎是较为保守的表达方式,但它显然是这个含义。但是,或许即使是那些可怜的富人也仍有希望。
无知财主的比喻(路加福音12:13-21)
无知财主的比喻(路加福音12:13-21)戏剧性地表达了这一主题。“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多得以至于装不进他的仓房。“怎么办呢?”他忧心忡忡,然后决定拆掉他的仓房,建造一个更大的。有的人相信财富越多,财务上的不安就越少,这个财主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在他明白那令他不安的财富有多么空虚之前,他就经历了命运中更加残酷的一面:死亡。当他为余生做预备时,神嘲弄他的问题是一句双关语,“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加福音12:20)。其中一个答案是,“不是你的”,因为他多年所积累起来用于满足自己的财富,将会被立即转给别人。另一个答案则更加深邃——“你的”。你——无知的财主——确实会得到你为自己所准备的一切,就是死后没有神的生命,实实在在的真正的死亡。他的财富抑制了他与神建立关系的需求,他甚至没想考虑用多出来的收成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就说明了这一点。“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加福音12:21)。
在这里,耶稣用经济术语描述了与神之间的友谊。神的富朋友会为神的穷朋友提供帮助。这个无知财主的问题在于,他囤积财物 是为了他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提供工作和致富的机会。这意味着他爱钱财而非爱神,也意味着他对待穷人并不慷慨。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真正爱神并淡然对待财富的有钱人,他能够大方施舍给有需要的人,更进一步,他能够投资生产优质的物品与服务,雇佣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并在工作中以公正和公平对待他们。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圣经(例如,亚利马太的约瑟,路加福音23:50)和我们周围的世界里找到许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今生和来世都是有福的。然而,我们并不想掩盖此比喻里的警告:恩典可以带来增长(经济和其他方面),同样单靠贪婪也可以带来增长;但终归是要向神交账。
富有的官(路加福音18:18-30)
耶稣与富有的官相遇的故事(路加福音18:18-30),指出了将人们从财富的掌控之下救赎出来的可能性。这个富有的官没有让他的财富完全取代他对神的渴望。他首先问耶稣,“良善的夫子,我该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在他的回答里,将十诫的内容总结了一下。“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那人说(路加福音18:21),耶稣也相信了他所说的。然而,即使如此,耶稣看到了财富对这个人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消除财富对这个人的有害影响,耶稣告诉他一个解决的办法。“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路加福音18:22)。如果神是某个人内心最深的渴望,那么当他接到邀请来每天与神儿子亲近时,他必然会欢呼雀跃。但对于这个富有的官来说,现在为时已晚,他对财富的爱已经超过了他对神的爱。“他听见这话,就甚忧愁,因为他很富足”(路加福音18:23)。耶稣看出了这人的症状,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路加福音18:24-25)。
相比之下,穷人则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慷慨。贫穷的寡妇因为爱神,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奉献出去(路加福音21:1-4)。这并不是神对富人的简易判决(summary judgment),而是描述了那些被财富的诱惑紧紧抓住的人。站在耶稣和那个官旁边的人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他们为了跟从耶稣而放弃了一切,然而他们并不认为真的有人能抵挡住财富的诱惑。(路加福音18:28)。尽管如此,耶稣并没有绝望,因为“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路加福音18:27)。神本身即是力量的源泉,这力量让人们渴望爱神超过爱财富。
也许财富最阴险的作用,是它会阻止我们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如果你是富有的,那么你拥有的就已经很好了。变革就成了威胁而不是机会。正是这个原因,让富有的官看不到有耶稣的人生有可能会变得无与伦比地奇妙。耶稣为这富有的官提供了一种新的认同感和安全感。如果他能稍微想象一下在财富的损失之外会得到什么,也许他就会接受耶稣的邀请了。这故事的结语是,当门徒说他们已经放弃了所有来跟随耶稣,耶稣应许他们在神国里有满溢的丰盛。甚至在今世,耶稣说,他们将得到“百倍”的资源和人际关系,并在来世得到永生(路加福音18:29-30)。那位富有的官惨痛地错失了这一切。他只能看到他所失去的,却没有看到他将得到的。
更多关于富有的官这个故事的讨论,可见 www.theologyofwork.org网站,马可福音 一文的“马可福音10:17-31”部分。
关心穷人(路加福音6:17-26;16:19-31)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论及财富的事,耶稣并不仅仅关心富人的福祉。他也关心穷人的福祉。“你们要变卖所有的,”他说,“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路加福音12:33)。如果说囤积财富伤害了富人,那它对穷人的伤害则严重得多。
尊主颂(路加福音1:46-56)和平原宝训(路加福音6:17-26)中固有的那种神对穷人和弱者的持续关切,贯穿了整部路加福音。然而耶稣用拉撒路和财主的比喻将这一主题带入高潮(路加福音16:19-31)。这位财主衣着华丽生活奢侈,拉撒路却快要死于饥饿和病痛,然而财主却没有为减轻撒拉路的痛苦做丝毫的事情。拉撒路死了,当然富人后来也死了,这提醒我们财富终究没有什么伟大的力量。天使将拉撒路带到天堂,之所以这么做,似乎除了贫穷之外并没有其他理由(路加福音16:22),然而或许是因为他对神的爱并没有被财富取代。财主去了阴间,似乎除了富有以外并没有其他理由(路加福音16:23),然而或许是因为他对财富的爱使得他不再顾念神或着他人。这个故事非常明显地暗示:财主在他力所能及的时候应该看顾拉撒路的需要(路加福音16:25)。也许通过这样做,他可以再次顾念到自己与神的关系,从而避免悲惨的结局。此外,像许多富人一样,他关照他的家人,想要警告他们那将来的审判,但悲哀的是,律法和先知告诉他要去关照神的大家庭,他却没有做到,这甚至是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人也补救不了的。
慷慨:不被财富掌控的秘诀(路加福音10:38-42;14:12-14;24:13-15)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这表明神的秘密武器就是慷慨。如果你凭借神的大能能够慷慨待人,财富就开始失去它对你的掌控。我们已经看到,在穷寡妇的心中,慷慨发挥了如此之深的功效。虽然相较于穷人,让富人变得慷慨是更加困难的,但是耶稣告诉人们,慷慨对富人来讲也是可能。想要变得慷慨大方,一个关键的途径就是帮助那些穷得不可能偿还给你的人。
耶稣对那位邀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2-14)
以赚取回报为目标的慷慨并非真的慷慨,而是在花钱购买回报。真正的慷慨是帮助那些根本不可能报答的人,这样的慷慨将得到永恒里的赏赐。当然,天上的赏赐可以被视为一种延迟的满足,而不是真正的慷慨:你给予,因为你期望在复活得到回报,而不是在今生得到回报。这似乎是一种更明智的购买回报的方式,但仍然不过是在购买回报。耶稣的话不排除将慷慨解释为购买永恒的回报,但有一个更深刻,更令人满意的解释。财富会取代神来掌控人的生活,而那种在今生和来世都不期待偿还的真正的慷慨,则打破了财富对人的掌控。当你对钱放手时,钱也对你放手,但你必须把钱放在你永远够不到的地方。这在心理上是真实的,同样在物质和属灵层面也是真实的。慷慨可以让神再次成为你的神,并且引向复活时的真正奖赏,就是在永生里与神同在。
马利亚和马大(路加福音10:38-42)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以对神的爱为背景,马大和马利亚的故事(路加福音10:38-42)也讨论了慷慨这一话题。马大在辛苦地准备饭食,而马利亚则坐在耶稣脚前听他讲道。马大要耶稣责备她的妹妹,因为她不来帮忙,然而耶稣却赞赏了马利亚。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故事因为一些靠不住的解释而失色不少。马大被当成了生活中充满忙碌和纷扰的典型,或者像中世纪教会所说的那样,马大的积极工作式的生活,虽然得到允许,但仍不及默观或修会的完美生活。但是,应该在整个路加福音的背景之下理解这个故事,接待客人(在古代近东地区,这是慷慨待人的一种重要方式)的行动是神国进入人间的主要标志之一。[1]
马利亚和马大不是敌人,而是姐妹。将两姐妹之间关于家务的口角,上升为不相容的生活模式之间的斗争,是没什么道理的。耶稣并没有贬低马大慷慨的服侍,然而马大的焦虑说明,她的服侍应该以马利亚对神的那种爱为基础。两姐妹共同体现了慷慨和对神的爱实际上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马大所展现出来的慷慨,正是耶稣在路加福音14:12-14所称赞的,因为耶稣就是一个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她的人。马利亚坐在耶稣脚前,表明了我们所有的服侍都应当以我们与耶稣之间活泼的个人关系为基础。跟随基督意味着我们要像马大和马利亚一样。慷慨并且爱神。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两姐妹彼此之间的关系。
See Brendan Byrne, The Hospitality of God: A Reading of Luke’s Gospel (Collegeville, MN: Liturgical Press, 2000).
通往以马忤斯的路(路加福音24:13-35)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在通往以马忤斯路上所发生的这一幕,对所有耶稣的跟随者来讲,都是一个关于慷慨的典型例子。一开始,耶稣的死似乎并没用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是不是我们错误地认为这两个门徒和耶稣讲论新近发生的事是件很滑稽的事?“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吗?”他们问(路加福音24:18)。几乎可以想象得到,革流巴接下来就会问:“你去哪了呢?“耶稣从容不迫地听他们讲论,但随后形势逆转,耶稣开始讲论,让他们倾听。光渐渐地照在了他们身上,他们意识到,妇女们讲的关于复活弥赛亚的神迹故事,并不想他们当初认为的那样不可理喻。
如果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我们从中学到的,也不过是我们常常是”无知的人”,对神在圣经上所写的“信得太迟钝了“(路加福音24:25)。但是在这个故事中,门徒做对了一件事,这件事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忽视它。就是他们要招待耶稣。“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路加福音24:29)。耶稣通过将自己显现给他们,祝福了这个小小的慷慨之举。在耶稣掰饼的时候,他们终于认出了他(路加福音24:32)。当我们款待他人时,神不但将其作为服侍疲惫之人的手段,同时神也在邀请我们经历耶稣的同在。
投资于耶稣的事工(路加福音8:3;10:7)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不义管家的比喻(路加福音 16:1-13)教导了我们,学会明智地使用钱财是多么地重要。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亚拿和苏撒拿,因他们在经济上支持耶稣的事工,得以名列十二使徒之侧。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亚拿和苏撒拿,因他们在经济上支持耶稣的事工,得以名列十二使徒之侧。妇女们在这个榜单中占有显著地位,这是令人吃惊的,因为拥有财富的女人在古代是很少见的。然而,“[妇女们]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加福音8:3)。后来,当耶稣差遣人出去传道时,他告诉他们,要依靠他们所服侍之人的慷慨,“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路加福音10:7)。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对于奉献给我们今天视之为教会的群体,路加仅仅说了这两点多少有些漫不经心的评论。耶稣不停地关注那些帮助穷人的事,相比之下,他并不十分重视对教会的资助。例如,他没有把旧约十一奉献解释为教会专属的。这并不是说耶稣将对穷人的慷慨与对教会的慷慨对立起来。相反,这只是侧重点不同。我们应该注意到,直接给钱并不是慷慨待人的唯一手段。人们也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运用他们的技能、激情、人际关系和祷告来参与神的救赎工作。